每個新生兒都將遭遇黃昏鬧,怎麼去安撫你知道嗎

2019-07-15     鑫媽育兒經

 看過你寫的猛長期後,又細細對照,所有的現象都符合,覺得你講的很有道理!

產前培訓時看到過一些關於猛長期的內容,當時沒覺得有什麼,直到你也寫了猛長期的內容,忽然回想起來,還真是那麼回事兒,小康君,我快愛死你了!哈哈哈哈哈~

看到這麼多寶媽的鼓勵與支持,小康君幸福的不要不要的!於是,今天小康君決定幫大家再get一個新知識。之前,有媽媽問「每天到傍晚的時候都會感覺奶不夠吃,是不是下奶比較慢啊?」相信有此疑惑的寶媽不在少數。那麼,咱們今天就圍繞寶寶時常在傍晚時哭鬧來講一講:黃昏哭鬧!

什麼是黃昏哭鬧?

新生寶寶一到黃昏時,就變得煩躁,愛哭鬧,並伴有集中進食的現象,父母怎麼哄也很難讓寶寶安靜下來,常見於3個月內的寶寶。這種情況我們就叫做寶寶的「黃昏焦慮症」。

一般,哭鬧過後跟隨的就是較長時間的睡眠。(其實,咱們可以理解為是寶寶因為要睡很久,所以就需要多多的抱抱、多多的哺乳與安撫。)

愛兒課堂

所謂【集中進食】指寶寶幾次吃奶之間間隔的時間很短。就是,寶寶吃幾分鐘奶,扯開去,煩躁地哭一下,再吃奶,扯開,煩躁地哭,有時甚至會持續幾個小時。

為什麼寶寶會在黃昏時哭鬧?

3個月內的寶寶,是對黃昏焦慮表現得最為敏感的。一是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成熟,寶寶分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無法放鬆下來,又難以入睡;二是剛離開母體一時不能適應,只「記得」在媽媽肚子裡時,這個時候都是媽媽走來走去活動比較頻繁的時候。

其實,我們成人到了傍晚,也會覺得疲倦、勞累,但是因為成人可通過各種方式弱化這種狀態,所以影響不大。但小寶寶則因為神經發育不完全,還不能排除黃昏疲倦壓力,所以只能用哭鬧錶達自己的不爽,無法安心吃奶,不肯乖乖睡覺,需要更多的安撫與哺乳,需要媽媽的耐心與呵護

吃奶粉的寶寶也一樣,在黃昏時也需要更多的吮吸與愛撫,而不是喝到更多的奶。寶寶需要被抱著,像是在媽媽肚子裡時一樣走動,需要「討好」!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遇到這樣的狀況,許多媽媽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的奶不夠寶寶吃?是不是自己吃的食物影響到寶寶了?是不是自己做的XX事兒影響到寶寶了?(此時開始反思自己做過的每件事兒……)寶寶是否吃夠了?

其實,這與你的撫育方式和你的奶水沒有任何關係。不用去找原因,只要安撫寶寶就好。讓寶寶願意吃多久就吃多久,願意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不用想太多~

如何安撫寶寶的黃昏哭鬧?

換個角色

讓寶媽在勞累一天後休息一下放鬆一下,改由寶爸來陪伴寶寶、安撫寶寶、抱著寶寶,和寶寶對話。

換個環境

可以在寶寶每天開始煩躁時段前一點出門去,散個步,或者就在外面坐坐。

轉移注意力

用唱歌,哼鳴,說話,喃喃低語,噓噓,聽音樂,使用白噪音等方式吸引寶寶注意力。

換個安撫方式

可以走路,搖擺,輕輕跳舞,都是不錯的方式。就是儘量以身體接觸來帶動寶寶。

撫觸

給寶寶洗澡,或是做撫觸都是可以的。(具體撫觸方法,往期有講解呦,戳【小兒撫觸】了解學習)

小康君嘚吧嘚

無論是猛長期還是黃昏鬧,照顧寶寶都是很耗費精力的。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家務事可以不做。不要認為你為寶寶付出的時間是沒用的。你跟寶寶在一起,安撫寶寶的每一刻,都是在告訴寶寶「你是可以讓寶寶全心全意依賴的,你愛著寶寶。」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

看完點個

再走啦~讓我知道你是愛我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uW-C2wBmyVoG_1Zii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