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粉絲留言諮詢如何選擇果樹品種,實際上,一個品種好不好,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
選一個的品種最基本的一個標準,起碼要看看國內市場尤其一二線城市的商場水果超市裡面有沒有在賣,有賣的還要看其銷量怎麼樣?有些品種光聽說好種,豐產,高糖,早熟,價格高,實際上會讓你血本無歸,因為往往一個環節出錯,就是一年白忙。農業做為國家第一產業,一定要搞清楚現實與理論之間的差距。不要盲目的出手。有些甚至礙於「面子」的問題明明虧錢卻到處吆喝如何「暴利」,採摘價多少多少一斤!理論上畝產3000斤,採摘價20,理論畝產值就是60000。實際上呢!採摘了多少斤?批發了多少斤?爛了多少斤?只有農戶自己心裡知道。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很多行業不是你光做好了吃苦和堅持的決心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多學習,多參觀,多調研。穩紮穩打,方能盈利,農業不是博彩業!!!
下面分享一下網友的經歷和觀點:
選品種我的著眼點就是第一自己要懂,第二周邊沒有人做,第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第四,投入也比較高,第五,品質好。總之一句話:做別人所不敢做,做別人所不能做,做別人所不會做。那樣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就堅持著這樣做。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豬周期」?行情好的時候大家一窩蜂都來養豬,產能過剩後豬價大跌,養殖戶虧本,接著很多人退出,產能不足,豬價大漲……可是不管豬價怎麼漲跌都會有人賺錢有人虧本,那些在低潮的時候懂得控制成本,有技術,養好豬,最終都活下來賺到錢了。我覺得種植也是一樣,再傳統的品種種好了都能賺錢!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今天一個雲南的小伙子告訴我一個讓人糾結鬱悶痛心的問題…品種是選擇對了…但苗木的質量忽視了…結果六十畝地的損失是無法用錢去計算了…對於現在的苗商…真的是應該值得去深入了解的…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這個社會實在是太邪惡了…一不小心你就能跌入深淵…
還有網友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14年入行,栽苗30畝,夏黑15畝,其他品種15畝(很雜)。
15年換苗5畝。只有15畝夏黑掛果。
16年換苗5畝。共17畝保溫夏黑凍害剩下不到1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