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一條(id:yitiaotv)
Woven Steel Light,1992
1966年出生的麥可·楊(Michael Young),1992年從金斯頓大學畢業後,很快在設計界聲名鵲起,3年後在倫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曾3次獲得紅點設計大獎,多款作品被世界知名美術館收藏,是業內公認的大師級人物。
Youhutseymatic餐桌,2016
Gufram,2017
花器 Orzone,2018
優雅而簡約的作品,為麥可·楊贏得「成熟的極簡主義者」稱號。
他自稱是一個「總在到處漂泊的人」,很多年前,因某種機緣巧合他來到中國,一下子就被這個國家對先鋒設計的熱情吸引了。
2006年,他在香港成立了工作室,工作的重心很大一部分轉移到了亞洲,幾乎成了對「中國設計」最有發言權的歐洲設計師。
麥可·楊在三峽博物館觀賞精美的中國瓷器
他曾多次表達過,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認為它不止一次啟發了他的創作。
因此去年,當融創重慶「設計再造」和「看見造物」品牌對他發出邀請,去探訪遺失的工藝文明「塗山窯」時,他完全沒有猶豫,立馬飛到重慶。
塗山窯窯址,位於重慶南岸區黃桷埡鎮一帶,不僅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窯之一,也是迄今為止重慶地區考古發掘規模最大、出土歷史文物最豐富的古代窯址。
始於北宋中期的塗山窯,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塗山窯燒制的黑釉瓷純凈光潤,絢麗多姿。最值得一提的是瓷窯中發現了曜變紋黑釉瓷,黑褐色的釉面上,浮現大大小小的斑塊結晶,周圍還閃耀著藍色光暈,隨著觀賞角度的變化,呈現出紅、藍、綠、紫等各種色彩。
宋代建窯的曜變釉彩工藝,有「東方神技」的美譽,在日本被視為「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
塗山窯無論在工藝、技術,還是在產品質量、紋路風格上,都可以與當時的建窯相媲美,堪稱「東方神技」的巴渝版本,具有極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然而短暫的大放異彩後,塗山窯遺憾地湮滅在了時間長河中,如今它的工藝已經失傳,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走訪重慶南山塗山窯遺址後,麥可·楊對塗山窯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和更感性的認識。幫助塗山窯從歷史廢墟中獲得新的生命,回到我們身邊,成了他新的使命。
與他同來重慶的,還有著名設計師楊芳。
從ESMOD Paris時裝藝術學院畢業後,她走上了獨立設計師的道路,並於2008年創立品牌 by FANG。
2013年,楊芳從巴黎回到上海,開始Atelier by FANG 高級定製,不僅是首位登上國際雜誌《Newsweek》封面The Five Faces Of China的時裝設計師,也是《ELLE》時尚雜誌2018年度的主推設計師。
中國的傳統文化,極大地滋養了楊芳的創作生命。比如,她特別鍾愛極具東方氣質的摺紙藝術,在布料的選擇上,也更偏愛真絲。摺紙本身所具備的線條、力度和簡潔感,在傳統的真絲面料上煥發出全新生命力。
她此行的目的地,位於重慶東南部的黔江區小南海鎮新建村。這裡有中國第一座土家族博物館,也是古老的「西蘭卡普」的傳承地。
「西蘭卡普」的製作極其複雜,染料從植物中提取,用色常借鑑艷麗的鮮花、鴛鴦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後彩虹等,圖案林林總總,喜鵲鬧梅、鴛鴦戲荷、鳳穿牡丹、八仙過海......
楊芳發現,西蘭卡普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全憑製作者對圖案紋樣的記憶來完成。變換緯線,圖案顏色便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緯線斷開多少次,花紋顏色就會有多少種,並無固定規律可遵循,從而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西蘭卡普。
但獨特性也意味著稀缺性,西蘭卡普在2006年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還在堅持這項工藝的手藝人,已寥寥無幾。
在探訪的過程中,兩位設計師還從當地人口中,聽說了大禹和塗山氏的動人故事。
相傳重慶南岸的塗山,就是大禹與妻子塗山氏成親的地方,但新婚僅4天,大禹就告別妻子,到南方治水,13年未歸。
塗山女思夫心切,每天到礁石上盼望夫君歸來,天長日久就化作了「望夫石」。大禹治水功成回家,見到已化為巨石的愛妻,痛切呼喚下,巨石誕下兒子啟,也就是後來夏朝的建立者。
在山城聽到、看到的一切,使兩位設計師深受觸動。如何將重慶的山水和文化,通過設計再造煥發新生,成為兩位設計師共同的思考。
經過半年的打磨,一份飽含深情的禮物誕生了,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千里寄相思」。
千里為重,廣大為慶。當這兩種傳統意向疊加,便構成了這份禮物的本質——把僅屬於重慶的長江與嘉陵江旖旎交匯的獨特之美,傳遞給世界,也把潛藏於城市文化里的獨特之美,通過設計再造,獻給世界。
麥可·楊創作了1對茶盞和1隻花器。6 次易稿,5 次打樣,1690 度高溫,72 小時燒制,沉睡 800 多年的塗山窯,此刻終於重新回到我們的城市生活之中。
塗山窯·茶盞 1對材質:紅陶、粗陶、玳瑁釉規格:直徑9cm 高3cm
他從塗山窯中獲得靈感,運用中國復古美學搪瓷風格,創作了這對最具巴渝地域代表性的茶盞。
茶盞延續唐宋經典傳統造型,敞口小足,斜直壁,還特地增加了圓潤圈口的現代設計,拿捏的手感更舒適。
使用時,茶盞內側玳瑁釉的優雅斑紋,會在茶水中映襯出來,並隨光線反光變化,為飲茶增添一分趣味。
塗山窯·花器 1隻材質:紅陶、粗陶、玳瑁釉尺寸規格:直徑11cm高26cm
另一件作品花器,更能體現麥可·楊最具代表性的設計語言。
瓶身保留塗山窯粗糙的質感,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極簡輪廓。闊口內側以不同玳瑁紋樣點綴,插入鮮花綠植後,更將東方審美以含蓄的方式,表達得淋漓盡致。
西蘭卡普·茶巾 1張材質:帆布尺寸規格:40x180cm
楊芳則選擇將西蘭卡普與同樣古老的茶席相結合。
她把西蘭卡普花紋融入定製編織帆布中,四周使用黑色織物鑲邊,圖案像畫作一樣裝裱,提升了整體的品質感,同樣源於東方的氣質,讓兩者相互成就。
這幾年,重慶突然躥紅,一躍成為令人矚目的「網紅城市」、打卡聖地。
帥哥美女雲集的潮流前線解放碑;天下第一濱江路、素有小香港夜景美名的南濱路;上天入地跨橋穿樓而過的輕軌;人潮湧動的洪崖洞吊腳樓建築群.....當然還有那調動渾身感官、紅浪翻滾的重慶火鍋。
但一座城市的質感,並不僅體現於它的現代和摩登,還有深藏於時間深處的歷史文化脈絡。
正是這些深厚的積澱,奠定了城市的骨架和脈絡,然而遺憾的是,這些傳統與古老,很多正在被遺忘,就像塗山窯和西蘭卡普一樣。
尋訪城市的歷史根系,理解它們,並通過卓越的設計再造,賦予其新生,這就是融創進入重慶16年,始終在堅持的一件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融創真正實現了「與重慶共生」的理念。
融創的願景,絕不止於造出美好的房子,同時也在渴望為這座城市構建一種價值輪廓,發現並重塑看得見、摸得著、甚至精神性的「城市美學」,讓傳統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城市肌理完美融合。
上:重慶國賓壹號院 下:融創白象街
所以融創花大力氣,做重慶國賓壹號院,「不複製,只定製」,讓中國傳統居住文化得到現代性的傳承;
走進融創白象街,這種感覺也許更為清晰,既傳承了800年重慶歷史文化底蘊,又成為當下重慶城市文化的一張新名片......
這次,融創聯合「看見造物」品牌,邀請麥可·楊、楊芳等大咖設計師,深入探訪塗山窯和西蘭卡普的發源地,就是想尋訪這座城市失落的一部分。
理解它們,就是試圖理解我們自己的根系;設計再造,則是將消泯的歷史重新請回這個時代的現場,讓建築與城市精神更契合。
融創還將《千里寄相思》送給了不少法國、摩納哥的政要和世界知名設計師,如馬修·卡萊爾(MatthewCarlisle,英國CDS事務所聯合創始人兼創意總監,融創江北嘴項目室內設計大師之一)、琚賓(水平線設計品牌創始人,融創江北嘴項目室內設計大師之一)等,受到一致好評。
這份凝聚了兩位設計師精巧構思、致敬造物的禮物《千里寄相思》,還入圍了首屆「金知了」坎城國際創意節。
經過為期3個月線上投報、投票及專家評審,截至5月31日,這屆坎城國際創意節,從全球287件作品中,選出了35件獲獎作品。
10項作品獲單項類金獎,其中融創西南區域以「融創重慶設計再造」獲社會影響力金獎,是全國唯一獲得此殊榮的作品。
麥可·楊(上)和楊芳(下)為融創設計再造設計的其他單品
更多的人將在更廣闊的世界舞台上,透過「設計再造」,看到融創,看到重慶,看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並了解在現代中國,都在發生什麼改變。
新聞來源:一條(id: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