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土地鄉黨員楊福在自家柑橘園裡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該鄉「黨員志願服務送學小分隊」給他帶來了「紅色能量包」。
紅色能量包
包括一枚黨員徽章、一本黨章、一封紅色家書、一本《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一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一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應知應會手冊》、一本學習筆記本。能量包的封面還有一個二維碼,楊福用手機一掃,就迅速進入了「土地鄉主題教育群」。
原來,為了確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全覆蓋,無盲區,有針對性,土地鄉製作了284份「紅色能量包」提供給了全鄉黨員。
寄學:黨員「離鄉離土不離黨」
「收到家鄉的『紅色能量包』了,看到『紅色家書』,很感動。我作為一名外賣員,我的『初心』就是把每一分外賣準時送到顧客手中。」在成都務工的黨員劉國平說。
為了切實解決在外務工黨員集中學習難的問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土地鄉及時收集轄區長期在外務工黨員信息,向154名外出務工黨員逐一寄送了 「紅色能量包」。土地鄉把主題教育學習資料寄到黨員手中,要求每位在外務工黨員積極開展學習並反饋情況,做到「三個定期」,即定期寫一次心得,定期提一條建議,定期辦一件實事。真正讓在外務工黨員做到「離鄉離土不離黨」,學習工作「兩不誤、雙促進」。同時,讓身處異鄉辛勞打拚的黨員同志感受到來自黨組織的溫暖。
送學: 黨員在田間地頭收到「紅色能量包」
近段時間是土地鄉主導產業「東坡春橘」管理的關鍵時期,春見、不知火等柑橘都要套袋,愛媛等要進行上市前最後田間管理。土地鄉不少返鄉創業的黨員們忙得不可開交。
為了方便忙碌的黨員們,土地鄉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送學小分隊」,在下村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的同時,開展「送學上門」活動,把「紅色能量包」送到黨員家中、田間地頭,為他們講解黨的新理念、新規章,大家一起探討搶抓良好政策機遇,發展產業增收致富。
「主題教育中,我們要把一以貫之的初心傾注於現實的工作之中,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完成各項發展任務結合起來。」 土地鄉黨委書記吳靜表示。
送學過程中,土地鄉也讓一些行動不便的老黨員足不出戶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搭建黨支部與黨員之間思想溝通橋樑,傳達黨組織的關切和慰問,努力讓轄區所有黨員「不掉隊」「不漏學」。
促學:微信群成「學習中心」
「我看了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感觸很深,對我來說,初心就是兢兢業業干好我的本職工作,對得起我的這份工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主題教育進一步讓我明確了規矩意識。村裡事情多,也時刻考驗著我們干好群眾工作的智慧。但是,遵守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10月19日一大早,「土地鄉主題教育」微信群里的討論就已經熱火朝天了。
根據黨員喜歡關注網際網路、使用微信的特點,土地鄉利用新媒體陣地,打造黨員網絡之家,進一步拓寬黨員教育的渠道。為此,專門建立「土地鄉主題教育」微信群,利用網絡作為黨員的通訊、學習教育、督促載體,要求黨員通過微信群及時反饋學習情況,並且請黨員提建議。
「解決問題成效、群眾評價感受是我們主題教育效果的反映。」吳靜認為,平台的搭建,進一步增進了組織與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的交流,為加強主題教育引導,積極推進黨員教育,實現黨員教育向全覆蓋、信息化和常態化邁進奠定了基礎。
吳靜介紹,下一步除了做好上門送學、郵件寄學、平台促學,土地鄉還將繼續探索主題教育新方式,通過微黨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知識競賽等方式促學督學,激勵轄區全體黨員幹部以理論武裝頭腦,以實幹踐行初心,確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
來源:袁麗霞 代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