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真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動手操作實驗每位學生都愛不過,理論知識一上來了,不少同學卻招架不住...
化學這門課程想要學得好,
聽懂老師講課是第一步,而且僅僅是第一步。
但若要進階就必須修煉心法。
學習化學的心法即思維方法。
神秘思維方法
6則大公開
1
計算中的守恆思想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間重新結合,
質量守恆就是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
在配製或稀釋溶液或濃縮溶液(溶質難揮發)過程中,
溶質的質量不變。
利用質量守恆關係解題的方法叫「質量守恆法」。
化學計算中的物質微粒的守恆思想
是迅速解答計算題的利器,
理解了「質量守恆法」、「原子守恆法」、 「電子守恆」及「電荷守恆」、「物料守恆」,舉一反三so easy。
2
化學計算中的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據在化學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這種差量的實質及其關係,
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題方法。
1.原理:
化學變化中某些物質差量的大小與參與反應的物質的有關量成正比,
差量法是根據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某些物理量的變化進行有關計算的一種方法。
差量法的實質是藉助教學中的「等比定理」,
把有增減量變化的反應式列成比例式,
即:
a︰b=c︰d=(a-c)︰(b—d)。
2.解題:
根據題意確定「理論差量」,
再根據題目提供的「實際差量」,
列出比例式,然後求解。
3.類型題:
質量差、氣體體積差、密度差、壓強差、
關於溶解度的溶解或析出晶體的計算、
有關氣體的化學平衡計算、天平平衡的計算。
4.注意:
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
均可能找到一個或多個有關量的差值,
因此運用此法解題時,必須仔細分析題意,
理清思路,選好有關物理量的差量。
3
「建立模型」法在化學平衡中的應用
化學平衡是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的重要內容之一,
是中學化學重要的一個基本理論知識,
它指導著後面章節中的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的學習。
也是高考中重點考查的內容,
經常和其它知識綜合在一起考察。
由於化學平衡內容抽象,
對於學生來說一直是一個難點,
然而,對於一些抽象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建立具體的思維模型,
會使問題簡單、明了化,
這種方法稱為「建立模型法」。
包括:
用於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用於化學平衡移動的問題;
用於轉化率變化的問題;
利用「三行式」解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題;
歸納與演繹--等效平衡
4
化學反應速率中的「控制變量」法
化學世界裡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都是錯綜複雜的,
並且被研究的對象也不是孤立的,
總是與其他事物和現象相互聯繫,
因此要想精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各種特性,
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
單靠自然條件下整體研究對象時遠遠不夠的,
還必須對研究對象施加人為的影響,
造成特定的便於觀察的條件,
這就是控制變量的思想。
控制變量思想
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對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進行控制,
以達到明確各因素在實驗中意義的目的。
實驗法優於觀察法和描述法的地方就在於
它可以人為地干預和控制所研究的對象,
這實際上就是控制變量思想的重要體現。
在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時,
由於外界影響因素較多,
故為搞清某個因素的影響均需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或不變時,再進行實驗。
因此,變量控制思想在這部分體現較為充分,
在高考題中近幾年也考查較多,
且多以探究型實驗題的形式出現。
這類題目以實驗為研究手段,
模擬科學探究過程對小課題展開研究。
儘管涉及因素較多,有其複雜性,
但仍然重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
5
電化學中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技巧
1、原電池中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2、電解池中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總反應式的書寫方法
3、可充電電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4、特殊情況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1)注意溶液中的離子濃度的改變會引起離子放電順序的改變,
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改變,有時可導致離子放電順序的改變。
(2)注意電解質溶液的改變會引起電極正負的改變,
在原電池中,一般較活潑金屬作負極,
但當電解質溶液發生改變時,較活潑金屬就不一定作負極了。
(3)注意電解質溶液的酸鹼性改變會引起電極反應的改變,
一些電池若改變其電解質溶液的酸鹼性,
雖不會改變電池的正負極,但卻改變了電極反應。
6
常見物質的製備基本思維方法
包括
易水解的鹽酸鹽的製備
海水的綜合利用
溴、鎂、從鋁土礦到鋁
氨鹼法和侯氏制鹼法、氯鹼工業
化學一直是一門神奇的學科
摸透了化學知識
還怕別的科目學不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