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不得丟掉的老物件

2019-06-12     樂亭故鄉人

作者:魚者zzb

來源:樂亭故鄉人網站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正文:

我又搬新家啦!高層大樓,一百多米,三室一廳兩衛,光是大廳就四十多米。真敞亮啊!想想當年我住的那個小爬爬房,真是打心裡往外舒服。

自1956年離開故鄉周家莊以來,我已經搬了五次家,每搬一次家,就上一個檔次。這次搬家,全套實木家具、自動洗衣機、大冰箱、電視,全不要了。獨有幾件老物件,篩選了幾次都沒捨得扔掉。撫摸著這些老物件,能體味到我七十多年的生活歷程,能品味到建國七十年的變化和幸福。

一件半新的勞動布工作服

那是我上世紀60年代當工人時領的勞動保護。可是我沒捨得幹活兒穿,而是當「夾克服」穿。當年,我相對象就穿的這件工作服。那是身份的象徵——工人階級。特別是衣服上還印有一個鐵路徽,更值得炫耀。那時候,一個鐵飯碗的鐵路工人,也是選對象的優越條件。就憑這身打扮,我的對象就成了。現在,我們老兩口兒早已度過金婚,身體倍兒棒,兒孫滿堂,這件衣服就是我幸福的見證。怎能捨得把它扔掉呢?

一本《城市居民糧油供應證》

這是當年最重要的憑證。每月每個人幾兩油、幾斤細糧,甚至過年過節幾斤瓜子、花生,都得憑這個《證》購買。沒有這個《證》,你簡直就無法生存。1990年,我們從地包小市搬進了鐵路分局分配的樓房。遷戶口時,還要同時辦理「糧食關係」。雖然,那時候買糧已經不受限了,但是,這個《證》里所記載的每個人的定量,還是要存檔。現在,雖然不再為買糧油犯愁了,買啥也不用《證》了。可咱也不能吃幾天飽飯了就忘了當年啊!還是留個念想吧!

一台雙卡錄放機

這是我兒子結婚那年買的「大件」。當年,那是新婚房裡的一個挺顯眼的物件。日本進口,收錄兩用,立體聲。兒子結婚那天,這台錄音機可搶了風頭,20多盤錄音帶輪番放了好幾遍。後來,孩子買了新房,這些「大件」都不要了。我還是寶貝似的留下來了。用它,聽聽家鄉的皮影,聽聽傳統的曲藝、戲曲真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盒式錄音帶我還收藏著有兩箱子。雖然,今天一部手機全都有了,連電腦都不願意開了。可是,看著那錄放機,總有一番幸福留在心頭。還是留著吧!它留住的不僅是一個物件,更是那個時代的聲音。

一張高鐵火車票

2003年我退休了。乾了40多年鐵路,坐火車都是《免票》,從此,再沒有那待遇了。2010年,北京我大姐70大壽,我和老伴第一次買票去北京,坐的是高鐵,我兒子特意給我們買的一等座。一上車,還真有些驚喜:邁進車廂就像上了飛機一樣,那座椅,那設施,跟綠皮車大不一樣。那列車員,各個像空姐那麼靚麗、親切,坐這樣的車就是一種享受,不知不覺車開了,一下子就是時速二三百公里,倆三千里地,不到七個小時就到北京了。作為一個老鐵路,真是由衷的高興與幸福。我慶幸趕上了好時代,這張車票讓我對新時代充滿著嚮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NxhPGwB8g2yegNDGo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