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這熊樣,基金定投的風險大嗎?

2019-10-19     小狗錢錢錢

基金定投並不是沒有風險的,也並不是任何基金都適合做定投。

我們經常說的基金定投,定投的是指數基金。貨幣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主動型股票基金這些產品不一定就適合定投。

我希望引導更多的人了解指數基金,可以從指數基金身上賺到社會發展的紅利。

不過大家知道最難的莫過於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

基金定投當然也有風險,並不是做了基金定投就一定穩賺不賠。指數基金背後投資的都是股票資產,那麼它也就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和股票類似的風險,不過它們也有很多不同。

風險一,市場波動風險。

股票在市場中交易,因為每個交易者對未來的預期不一樣,就產生了不同的價格,伴隨著交易的進行,股票價格圍繞公司價值上下波動。

指數基金持有這些股票資產,它的凈值也會隨著股票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如果趕上股災,基金凈值出現50%以上的波動也是很正常的。

我們投資指數基金,是可以規避一部分市場波動風險的,方法就是在指數進入低估之後再開始買入。

指數進入低估區域後,才開始定投可以有效躲過市場大跌的部分,雖然之後大機率還會繼續下跌,不過在之後的下跌中我們可以通過定投的方式不斷降低成本,我們帳戶的下跌會比指數本身的下跌幅度小很多。

盈虧同源,指數基金越是下跌,同樣的資金我們可以買入的份額越多,這樣在上漲之後才能更好的獲得收益。

風險二,退市風險

這裡的退市風險有兩方面,一方面基金持有的個股有可能會被退市,給基金造成損失,另外一方面,基金本身有可能會被清盤。

個股退市的風險對於投資個股的投資者來說更大,對基金的影響要小很多,基金持有的股票數量眾多,單只股票在基金中的比重很小。即使個別成分股退市,對基金整體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其實這方面也不用太擔心,個股必須要滿足一定要求才會被指數納入,指數每年都會調整持倉,剔除質地變差,已經不能滿足指數選股規則的股票,重新納入符合規則的股票。一般不會等到股票退市,就提前把個股剔除了。

基金公司發行一隻基金的目的是為了給公司賺錢,主要方式是收取管理費,管理費是按一定比例收取的,所以公司賺不賺錢和股市行情好壞沒有直接關係,基金規模越大,可收取的管理費越多,公司就越賺錢。

這樣看來只有那些規模較小的基金才有可能被基金公司清盤,為了避免基金清盤的風險,我們要選擇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基金,一般規模超過一億,基金公司就是可以賺錢的。挑選規模超過一億的基金,可以有效避免基金清盤的風險。

風險三,投資者個人風險

其實基金定投最大的風險來自投資者自己,定投的規則很簡單,在固定的時間投入固定的金額就好了,但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投資,能夠從始至終堅持下來也不容易。

如果遇見比較長時間的市場下行,不少投資者可能就堅持不住了,投資者平均能夠接受的波動範圍在20%左右,既浮虧大於20%時就會明顯的坐立不安,想要割肉止損

指數進入低估以後開始定投,基本上可以把浮虧控制在20%以內,如果浮虧大於20%時割肉賣出,此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實際上在發生虧損的時候,才是難得的投資機會,應該勇敢的加倉,積累更多便宜的籌碼。

風險來自於投資者對市場的認知不足,對自己選擇的投資標的不夠用信心。

不經歷一輪完整牛熊的投資者很難變得成熟,當牛市的時候,投資者會因為牛市賺錢效益好,不斷加碼,這才是真正有風險的行為。

風險不在於市場,而在於投資者的決策。

總結,基金定投短期風險是無法避免的,我們最多是在低估的時候開始定投,儘量減小浮虧的比例,然後通過長期投資化解市場波動風險。

指數基金95%以上是投資於股票資產,再次提醒,不能接受本金有任何浮虧的投資者慎重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Lk75G0BMH2_cNUgMP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