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男人不再愛你的徵兆,你敢看嗎?

2019-12-14     心之助盧悅



你的妥協是一種討好

今年最火的日劇,當屬豆瓣評分高達9.4的《風平浪靜的閒暇》(又名《凪的新生活》)。

女主大島凪(zhǐ)是一個小心翼翼的女人,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為了合群,她寧願委屈自己也要滿足他人的要求。

這一點當然也延伸到她的感情中。

凪的男友慎二和凪同在一家公司共事。凪最大的渴望就是儘快和這個優秀的男人結婚,但是男友卻連他們的情侶關係都不願公開。

妥協的一方當然是凪,她乖乖地配合著男友,即使兩人在公司碰面,也會裝作互不認識。


於是她只能在內心默默吶喊:「慎二,快點跟我結婚吧!」


凪有一頭誇張的自然卷,但是男友喜歡直發,於是為了討男友歡心,她會堅持每天早起一個小時,在男友醒來前把頭髮拉得筆直。

慎二在啪啪啪時會有一些看起來非常變態的要求,凪並不喜歡,但還是妥協了,每次都是微笑著答應男友的一切要求。

凪天真的以為自己的妥協退讓和討好能換來一紙婚書。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她無意中聽到男友對同事說,跟她在一起只是那方面比較和諧,並不會考慮到結婚,言語中儘是對凪的貶低和輕視。


過度的打擊讓她當場犯了過度呼吸綜合徵,住進了醫院。

出院後的她幡然醒悟,終於決定要過一種全新的生活。

於是她毅然辭職,到鄉下開始了她的閒暇生活。

席慕蓉曾說過:「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對我滿意而已。為了要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討好者的內心,莫不水深火熱。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否也經常患得患失、一再妥協、戰戰兢兢地扮演著討好者的角色呢?


你一再妥協源自你內心被拋棄的恐懼


有位女生在知乎上發了這樣一個求助貼:


她說自己生病男友不僅不關心她,還玩遊戲不管她,故意找茬氣她,離家出走鬧分手,甚至家暴她。

然而即使這樣,女生仍然發著高燒冒著嚴寒出門尋男友。

而且這還不是偶然事件,女生說,整整一年,都是自己沒有尊嚴的去找他,因為男友覺得「反正怎樣你都不會離開」。

男生為何能這樣對這個女生?

並非沒有原因!

相信從她生病都換不來男友更多的關心,甚至需要拖著病軀去尋找男友之前,已經發生過很多這樣需要女生一再妥協的小事。

男生從一開始的小試探到後面越來越過分的舉動,一次又一次,女生都在無條件的妥協、退讓。

於是在這樣一場博弈中,女生徹底失去了話語權、失去了尊嚴。

在女孩兩三百字的求助貼中,沒有看到女孩提過一次想和男友分手的想法。反而能看到的是,男友的分手威脅讓女孩害怕了。

女孩內心被拋棄的恐懼,已然溢出螢幕、來勢洶洶。在這樣的恐懼下,她怎敢不妥協、不退讓、不委屈、不討好?

著名主持人朱丹前段時間幾乎要成為「卑微」的代言人,她也被稱為是丈夫周一圍的「高級黑」。

在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中,她說她和周一圍只吵過兩次架,周一圍用兩句話讓她這輩子再也不敢吵架了。

其中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是給你台階下,如果你不下來的話,待會台階就沒了」。

這也被網友戲稱為 「周一圍台階論」。


李誕問:你就不下去他能怎麼著?

傅首爾說:我不下來,我希望你上來。總之就是要戰鬥!

朱丹回答:「那你們日子還過不過,就這樣冷著?」


李誕一針見血的說:「丹姐你知道你們家靠的是什麼嗎?是卑微。


節目播出後,許多網友紛紛感慨:她曾經可是浙江衛視一姐,自信獨立,口碑與實力俱佳,為何婚後突然變得如此卑微,需要退讓妥協至此?

然而,朱丹的「卑微」卻並非「突然」而來,她的生命腳本早在原生家庭中寫下。

朱丹出生後不久,爸爸就患上了肺結核,於是朱丹被送到外婆家寄養。

因擔心會將病傳染給女兒,朱丹的爸爸極少抱他,即使偶爾抱她,也是將她背對著自己反抱著。

朱丹5歲時爸爸去世,媽媽將她接到了身邊,媽媽是一個特別要強的女人。

生活的貧困和艱辛讓朱丹過早的成熟、懂事和獨立。

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朱丹從大二起,就開始到廣告公司做兼職。

工作後的朱丹工作仍然非常拚命和努力,她的付出得到回報,漸漸開始有了名氣。

這些,都離不開她的努力和實力。

然而,幼時被迫與父母分離,早年不幸喪父,朱丹終究是缺愛的。

在她的內心深處,仍是渴望獲得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和依靠,而很有男子氣概的周一圍,恰好滿足了她所有的幻想和期待。

在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中,她談到了剛和周一圍確定關係時去看電影的情景:周一圍買了電影票放在口袋裡,手裡拿著咖啡來找她,很man地對她說:「來吧,把票拿一下。」


看電影的時候,周一圍看到朱丹睏了,就直接把她的頭靠自己的肩膀上。

「霸道總裁」風瞬間俘獲朱丹的心。

朱丹坦言,這樣的大男子主義讓她非常迷戀。

作為一個過早成熟和懂事的乖乖女,朱丹應該其實非常害怕在親密關係中跟另一半發生衝突。

因為一旦衝突,就意味著可能被「拋棄」。

對於有著「被拋棄」創傷的她來說,小心翼翼、委曲求全似乎才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這樣的人會用「我愛他」來迴避衝突,用「有台階就趕緊下」來掩蓋「他可能離開我」的恐懼,用「他這麼做是愛我」來粉飾太平。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討好習慣的根源,是我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濃烈的被拋棄感。

正如前面提到的發知乎求助貼的女孩,你如果問她:你男友這樣對你,你為什麼還要去找他?為什麼不和他分手?

她的答案很可能是,因為我愛他,所以我離不開他。

如果你再進一步追問,離開了他會怎樣?

她可能會說,離開了他就更沒人愛我了。

如果再問:你怎麼確定離了他就不會有人愛你了呢?

她大概會說,因為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因為我不夠好,所以你才會不要我;

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註定要被拋棄。

可是我害怕被拋棄,所以我可以沒有尊嚴、沒有自我、沒有原則、沒有退路。

你以為的「愛」,其實只是因為恐懼。



擺脫討好魔咒,我們需要學習怎樣愛自己


每一個在親密關係中卑微討好、無限妥協退讓的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

在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中,關係的雙方都一定是「勢均力敵」、動態平衡的。

一再的「委曲求全」往往「求不全」,一味的卑微討好往往討不好。

那麼為了獲得真正幸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美國心理醫師和暢銷書作家蘇珊·福沃德在《依戀: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卑微》一書中給出了如下方法

A、找回你的真實感受,尊重你的感受

如果問那個發知乎求助貼的女孩,當你生病男友卻對你不管不顧時,你是什麼感受?

她可能會說,我很憤怒,也很委屈。

如果問朱丹,當老公說「給你台階你不下,一會就沒台階了」時,你是什麼感受?她可能也會說,我很憤怒,也很害怕。

看到你的感受,並承認它們、尊重它們。

這時,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是的,我現在很憤怒/委屈/害怕。


B、暫停法: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和自動化行為喊停

當你發現自己又開始指責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時,或當你遇到一個事件又習慣性的想要去做某些行為時,記得喊停。

比如知乎女孩面對男友的離開又忍不住想去找男友時,她可以告訴自己:我可能可以冒冒險,選擇一種和以前不一樣的方式來應對——我以前都是去找他的,這次我試著不去找他,看看會發生什麼呢?

C、自我安撫:給內心的小孩一個家

比如當知乎求助女孩的男友發出分手威脅時,女孩可以對試著對自己說:

我現在很難過、很憤怒。

我需要他的照顧,可他卻不管我。我很害怕,我想去找他。

可是找了他,他就會給我想要的呵護嗎?

不會的,他可能還會更加打擊我。

我很孤單很無助,我只想要一個擁抱,想要有人對我說:別怕,我一直在。

那麼現在我能怎麼做呢?

對,我可以抱抱自己,我可以對自己說:親愛的自己,我一陪著你、愛著你。


D、設定底線,樹立邊界

你需要給對方設定一個新的界限。

比如面對男友分手威脅的女孩可以對男友說:你這次嚇不到我,我知道這招一直很好用,但從現在起,這招不管用了。

你需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信念。

比如當女孩生病想要男友照顧但男友卻棄她而去時,女孩可以告訴自己,我是個成年人,我可以照顧好自己。

即使他不在,我還有很多辦法讓我自己好過些。他不需要我現在去找他。

正如蘇珊·福沃德所說,作為一個女人,我們送給自己以及心愛的男人最好的禮物是內心的自我價值感。

當你看得起自己,懂得尊重自己,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你才能夠真正獲得男人的愛和尊重。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本文由心之助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Kr0FW8BMH2_cNUg0m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