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豪
余世添終於能回家了,他揮手與同事告別後,拖著行李箱走出很長一段才攔到了一輛計程車。「師傅,麻煩您把後備箱打開一下。」看著把行李搬進後備箱,且穿著「怪異」的年輕人,司機師傅眼睛裡充滿了疑惑。沒錯,三月底的天津,氣溫已經回暖,穿著夾克都會冒汗,何況他還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呢。汽車穿梭在人煙稀少的街道上,車上的氣氛透露出些許尷尬,從後視鏡看向司機師傅那充滿疑惑的眼神和口罩下欲言又止的表情時,他頓時明白了緣由。是啊,從年初三離開家到單位執行封閉任務已經近兩個月了,走的時候天氣還陰冷,此時已是萬物復甦了。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們陸續復工。疫情讓人們更加團結,也讓人們的安全防控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就在這個全民抗「疫」的大氛圍下,司機師傅警惕性的懷疑也就可以理解了。
「您剛從外地回來?」司機師傅的話打破了尷尬的氣氛。「不是,我剛封閉出來。」「啊?封閉?您是疑似患者還是……?」「不、不,我是在單位封閉值班。」聽到回話後司機師傅猶豫片刻又問道:「您是醫生?」「我在監獄工作,是一名監獄人民警察。」聽到答案後,司機這才放鬆了警惕,接著又說道:「好麼,看您帶了這麼多行李,還以為是從外地回來呢。這是封閉了多長時間吶?」「我們1月26日接到命令,1月27日到單位執行封閉任務,今天剛剛出來。」聽到這,司機有些驚訝了,緊接著說道:「這麼長時間都沒回家麼?你們真是太不容易了!」聽了司機師傅的話,余世添產生了強大的職業榮譽感,感覺這兩個月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車到達目的地,司機師傅搶先下車幫忙搬下行李,在余世添說出謝謝的同時,司機師傅滿懷敬意的說「不用謝小伙子,你們辛苦了!」看著遠去的汽車,余世添百感交集,群眾的認可是對我們的最大褒獎。
來到小區門前,兩名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值班。看到提著行李,穿著不合時宜的余世添,他們不由得警覺起來。「這位同志,您從哪來?是住在這個小區麼?」面對社區工作人員的盤問,余世添從心底油然而生了一種親切感,更確切的說是一種素不相識的「戰友情」——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在不同崗位上做著「相同」的事。他緩緩放下行李從包中拿出了單位開具的證明和警官證,又打開手機將健康碼出示給工作人員。「喲,您是監獄警察啊。封閉將近兩個月啦!真是太辛苦了。您稍等,我作下登記。」余世添接過證明,滿懷敬意地說道:「你們也辛苦了,要注意身體啊。對了,我就住在這個小區,如果需要,我可以過來幫忙。」……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奮戰在抗「疫」戰線的各行各業都值得被尊重,他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用一個個弱小的身體,築起了強大的屏障,阻擋住了病毒的侵襲,守護了千家萬戶的安康。余世添看著不遠處的家,又回頭看看正在堅守的人們。他相信,因為有了人們的共同堅守,離大家都能安心回家的日子不遠了……
本文轉自:楊柳青監獄 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IZ2RnEBrZ4kL1ViI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