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導致B肝抗病毒的耐藥率增加?

2019-10-11     肝博士

慢性B肝是個複雜多變的疾病,在抗病毒藥物作用下和人體免疫壓力下,病毒常常發生變異,導致耐藥。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耐藥這事。

哪些情況會增加耐藥風險呢?

其實,一個抗病毒藥物是否出現耐藥,受到病毒、患者自身和藥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病毒因素

包括病毒的複製速度、病毒在複製過程中發生自發突變的機率、病毒的適應性等。病毒跟細菌不一樣,複製能力非常強,每天有大量複製,但是在複製過程中經常會自發地出現基因突變,萬一這個突變正好是耐藥相關突變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才需要使用強有力的抗病毒藥物,在儘量短的時間內阻止它的複製。病毒都不複製了,也就談不上會發生基因突變了。

患者自身的因素

包括用藥是否規範、有沒有漏服藥、隨意停藥、機體的免疫狀態等。如果患者自己不好好用藥,吃吃停停,那麼病毒也很聰明,他要生存就要求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耐藥突變。

其實在這一部分的風險,是可控的因素,廣大病友們切記呀!

藥物因素

包括藥物的耐藥基因屏障、抗病毒的能力等。

像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韋這類二線藥物,只要出現一個關鍵位點的突變就會發生耐藥,所以耐藥基因屏障就很低。像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就屬於基因屏障高的藥物,恩替卡韋需要3個位點發生突變,替諾福韋上市到現在在慢B肝患者中還沒有出現明確的耐藥位點,屏障特別高。

抗病毒能力就是在短期內控制病毒複製,因為突變都是發生在病毒複製的過程中,如果複製的過程阻斷了,也就不會發生耐藥突變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力提倡首選一線藥物的原因,儘量減少後續治療中出現耐藥的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GvZuW0BMH2_cNUgYm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