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會動微信現場互動:淺析會議活動的社交屬性功能

2019-07-25     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社交需求是人類的五大需求之一。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在吃飽飯並且感覺安全之後,就開始社交。



所謂社交,就是利用或者創造機會,去結識更多的人,並且與他們保持聯絡。人們參加社交活動,要投入時間、精力或者金錢,社會學家林南在其《社會資本》一書中,將這種具有預期收益的社會關係的投入稱作為社會資本投資。

人們為什麼樂於對社會資本進行投入呢?這其中有著深層次的人類社會學原因。現實告訴我們社會資源可以增強我們的競爭優勢,提升我們的社會地位。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些擁有強大社會資源的人,比那些只是擁有金錢的人更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人們熱衷於參加社交活動,不是為了「追求內心的喜悅」,而是為了獲得外在的社會地位。不管理論上怎麼講,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社交活動的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探索積累社會資源的途徑與方法,但綜合來看,會議活動——這種面對面的群體交流方式,被證明具有最好的效果。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會議,無論會議的規模大小、層次高低,對於相應的參會者來說,都具有重要的社交意義。打開現代商務人士的通訊錄,其中絕大多數的聯繫人一定來自會議這個重要的社交平台。有人會說,參加各種社團組織也是擴大社會交往範圍的重要途徑。這不錯,但我們要清楚,社團組織的社交價值同樣是依靠會議這種交流方式來實現的。

會議有兩個核心點,

一個是面對面,另一個是信息交流

社交的本質是什麼呢?與會議的核心價值有很大的共同性,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如果不見面,只是通過信息的溝通能否達到社交的目的呢?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讓我們來思考在線社交的可行性,來考量面對面的會議與虛擬的信息交流在社交學方面的關聯意義。



一直以來,人們總是信奉眼見為實的原則,認為只有面對面的交流與情感的傳遞,才能建立信任感和真正的友誼。網絡的產生和發展正在改變我們的觀點。尼克•比爾頓在他的《移動互聯與新技術如何改變未來》中指出,虛擬的網絡可以創造真實的友誼,線下的社交效果可以在網絡上呈現。

我們該信任誰?為什麼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ing)能夠快速發展?尼爾森在線調查發現,人們首先會信任朋友、家人和同事,對他們推薦的產品給予90%的信任。而人們對於大公司、媒體及其他機構的信任度則有些搖擺不定。皮尤研究中心數據表明,在美國,58%的人認為「社會上大多數人值得信賴」。在西方國家,人們對於陌生人的信任率平均達到近60%。人們越來越清楚,僅靠家人、朋友和同事,遠不能解決生活和工作中想要解決的很多問題,人們必須要去信任更多的人。這就是人們「擁抱」線上社交網絡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線上的社交網絡能否取代線下的社交活動嗎?顯然不會。已開發國家會議市場的經驗表明,網絡的進步非但不會制約線下會議市場的發展,反而能夠在會議的數量、規模以及組織方式等方面為會議市場發展提供新的動力。網絡社群——這種新型社會組織的蓬勃發展,必然會為會議市場帶來新的生機。尼克•比爾頓認為,現實中的交談和虛擬交流雖然不能相互替代,但兩者結合起來就會創造出我們通過其他方式無法得到的新形態的人際關係與友誼。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運營者:袁帥,會展業信息化、數字化領域專家,PMP項目管理師,網絡營銷,搜尋引擎營銷運營出身,數據分析師,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CEAC國家信息化計算機教育認證:網絡營銷師,SEM搜尋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 。現任北京新薈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新社匯平台聯合創始人、微會動平台創始人兼首席營銷顧問,靜花緣精品系列民宿網際網路線上運營,北京宏宇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事業合伙人,TAS區塊鏈溯源項目營銷合伙人。O2O2O活動場景雙線閉環數字化運營綜合服務解決方案與活動場景數字信息化運營綜合解決執行方案提出者,微會動服務共同體發起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IMQmwB8g2yegNDYX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