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一流大學,比較流行的分辨方法是看它們是不是屬於985和211 院校。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985和211院校是在副部級大學的基礎上擴展而來的。也就是說,副部級大學才是國內大學精英中的精英。
所謂的副部級大學,就是由國家直接管理的高校。這些學校的校長和書記通常由國家直接任命,他們所享受的待遇也和副部級領導一樣,因此叫副部級大學。
在校友會發布的中國副部級大學排名中,就將31所國內副部級大學囊括其中,這些學校的實力,也都不言而喻。
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榜單上的五所副部級大學。
1. 大連理工大學
很多家長讓孩子上大工的原因是看中大連優美的風景,這點確實不假。
然而卻苦了學生,因為大工是老牌的副部級大學,加上東北理工第一校的名聲,學校的分數線也是高高在上。
雖然說大工在各大高校排行榜的名次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這主要是因為大工堅持理工發展不動搖,因此在經管方面拖了後腿。
對於理科生來說,大工的實力不容置疑。像力學、數學、物理學等傳統理工專業,大工的師資力量都是名列前茅的。
特別是大工的化學專業,屬於世界一流建設學科,也是王牌中的王牌。學校不僅有專門的試驗班培養拔尖人才,還會組織各種活動讓大家與知名企業接觸。
由於東北是重工基地,加上大工在當地的名聲,學校化學系專業學生在當地找工作還是很容易的。如果想提高薪酬的話,可以到南方一些跨國企業入職,認可度也是非常高的。
2. 北京理工大學
一直以來,北理工在國內的名聲都不是很大。雖然有北京地理位置加成,但很多人卻以為它和南京理工大學一樣,是所211高校。
實際上,作為延安自然科學院的後繼,北理工一直受到上級高度重視。它是首批進入985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老牌的副部級大學。
造成北理工名不副實的原因,可能是學校堅持低調發展。因為北理工和國內很多軍工單位都有合作,參與的保密項目也有不少,所以不敢太張揚。
作為兵工七子之一,北理工的王牌專業自然是兵器科學與技術。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專業也是唯一一個取得A+成績的學科。
北理工該專業的畢業生通常會流向國內各大科研院所。由於在校期間和對方已有接觸,因此認可度非常高。
有的學生甚至在上學期間就和單位簽訂了入職協議,畢業後完全不需要找工作。不過,薪資雖然高,工作強度也大。
3. 西北工業大學
西工大位於西安,它和西交大、西電並稱「西北高校三巨頭」。其前身由國內多所高校的航空系組建而成,師資力量雄厚。
雖然有南北航這樣的老牌航空院校競爭,但要說對航空事業做出最多貢獻的,西工大當仁不讓。
西工大一直號稱以三航為發展特色,不過學校師資最強的卻是材料學院。由於該專業就業要求比較高,因此在西工大讀材料博士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要說西工大王牌專業的話,還是要看三航。其中航海應該算是一個相對較弱的方向,畢竟大西北無海可供試驗。
而由於航空領域發展相對緩慢,因此本校學生更傾向報考航天專業。畢業生通常會到航天院所工作,特別是北京和上海兩地部門。薪資高,福利好,當然平時也比較辛苦。
和大工類似,西工大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也在下滑。不過畢竟是老牌副部級學校,不會落入末流985。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農位於咸陽,在當地經常被誤稱為西北「農民」科技大學。很難想像一所以農業見長的特色高校竟然是副部級,可見西農實力之強勁。
學校毗鄰秦嶺,環境幽靜。由於發展方向特殊,因此西農周邊有大片的試驗田。不過西農的交通還是比較便利的,乘動車到西安也就1個小時路程。
可能是因為校園周邊娛樂設施較少,因此西農學風特別正派。平日裡學校圖書館都是座無虛席,考試掛科的比例也很低,學習氛圍十分濃厚。
雖然西農有著985的牌子,但專業限制了本校學生的發展。即使農學是學校的王牌專業,在就業時也不太受待見。
當然,如果打算畢業後到農科院這種科研機構上班的話,西農的農學、林學、葡萄酒釀造等專業還是值得報考的。
否則,學生可以考慮農業經濟學和農業管理學這樣的交叉學科,這樣無論是考研還是工作選擇面都會更加寬泛。
5. 蘭州大學
相較於前面四所學校,蘭大的地理位置就有些尷尬了。雖然同樣是西北地區的省會城市,但蘭州的發展卻遠不如西安。
這就造成蘭大的生源十分稀缺,經常需要降低分數線來補充招生計劃。這對於一些成績中上的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個機會,報考性價比很高。
實際上,蘭大的環境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糟。網上流傳的騎駱駝上大學等都是噱頭,真正的蘭大只是交通不便,綠化和學校新校區差不多。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蘭大有很多特色專業。雖然實力在世界範圍無法比較,但國內開設高校少,自然排名靠前。
比如蘭大的核物理專業,不僅是國內少有的發展學校,而且實力也很強勁。據說相關單位第一認可的是清華,第二就是蘭大。
如果覺得該專業冷門,蘭大的物理和化學也是王牌方向。畢業生通常會到高校擔任教師,不僅薪資穩定,重要的是有寒暑假。
從某種程度來說,雖然副部級大學的實力都不弱,不過因為所處區域和特色專業等差異,報考難度並不相同。
想要報考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以及未來規划進行選擇,條件允許的話,也建議大家去這些學校實地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