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好友「綠」了的設計師,創造了你至今還在穿的圖案

2019-12-17   LicorneUnique

」你的家中不該存在任何

你認為無用或不美麗的事物。「

「Have nothing in your house

that you do not know to be useful,

or believe to be beautiful」




21世紀了,然而你衣櫃里的小裙子、床上的大被單,依舊逃不開印花這一流行千年的時尚元素的魔咒。



但有一種印花曾風靡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從60年代披頭士的外套到2015年羅意威都忍不住「抄襲」,他就是號稱紋飾之王的「莫里斯圖案」。


「紋飾之王」威廉·莫里斯和他設計的紋案圖稿


夢想開始的地方



故事還從這裡開始:1857年,莫里斯在劇院遇見了他的繆斯--簡(Jane),他先是邀請她當模特,兩人迅速地共墜愛河。但他不知道這根紅線捆住的是三個人,他風流的導師但丁·羅塞蒂同樣被簡的風情所傾倒。


簡有著濃密的卷髮和深邃的眼睛,是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理想型的中世紀美女。


羅塞蒂/《穿藍裙子的簡》/1868

身為拉斐爾前派三大創始人之一的羅塞蒂,為簡畫了無數的肖像,兩人私底下互相愛慕,而莫里斯後來發現了也只是表示無奈。


羅塞蒂/1885/《白日夢》,模特也是簡


莫里斯最接近完成的一幅油畫,模特就是他的准妻子簡。畫中的人美則美矣,卻動作生硬,對此莫里斯感到很困擾,曾在紙上對簡寫到「我無法畫好你,但我愛你」。


《桂妮薇王后》/1858/莫里斯/簡對莫里斯有點冷漠,甚至在後來表明從未愛過他。


1859年秋天,他不顧一切地與簡結婚了。新婚伊始,莫里斯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決定為這個家建一座夢想中的城堡。



莫里斯邀請他之前實習的建築事務所同事菲力·韋伯(Philip Webb)設計這棟房子。


1860年底新家落成,這座以紅磚建造的新哥德式房子融合了莫里斯浪漫的構想以及建築師好友韋伯實用的巧思。


羅塞蒂將之稱為:「一座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世紀奇蹟。」



莫里斯看不上市場現成的家居商品,除了幾件波斯地毯和進口瓷器外,莫里斯和朋友們設計了家中一切的家具裝飾。


左上:水井旁鋪的手繪瓷磚,中間寫著莫里斯的格言「si je puis」(如果我可以)

右上:水波紋路的手繪牆

左下:繪有馬頭以及夫妻名字簡寫WJ'M 1859的風向標

右下:尖塔造型的木質把手


這座婚房承載著莫里斯對美好的嚮往,也是對簡的告白。房子中的每一處細節都體現了莫里斯對妻子的愛意。



好友伯恩瓊斯設計的以愛為主題的彩繪玻璃


莫里斯親手所繪的壁畫中,簡就是傾城絕倫的海倫公主,更是他心中的皇后。


《身穿中世紀服飾的簡》/莫里斯/1861


莫里斯畫室中的壁畫,由伯恩瓊斯所繪畫,國王與王后的形象是以莫里斯和簡為參照


1862年2月,好友伯恩瓊斯寫到:「一步步地,這所房子逐漸變成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在紅房子生活的這5年,是莫里斯人生中最純粹快樂的時光,他與朋友們時常在家中彈琴遊戲,也迎來了他的兩位小公主,珍妮和梅。


莫里斯一家和伯恩瓊斯一家。他們從大學起就是同學,這份友情一直到老都不曾散去。


紅房子的生活給予莫里斯無限靈感,與家人好友共同製作家居裝飾的經歷更是讓莫里斯衍生了對未來事業的啟發。


興趣到事業


1861年莫里斯夥同伯恩瓊斯、羅塞蒂以及韋伯在內的幾位好友, 成立了藝術家居裝飾公司Morris, Marshall, Faulkner & Co.,提供包括繪畫,雕塑,家具以及鐵藝在內的一切家具裝飾定製。

第一間Morris, Marshall, Faulkner & Co.公司經營到1875年,轉型成為Morris & Co.公司。


名頭上說是公司,大家共同的想法是復興中世紀的手工作坊,生產結合傳統工藝、設計與好材料的實用藝術,替代粗製濫造的冷冰冰工業化商品。


大都會博物館藏


工坊的成立很順利,在1862年的倫敦國際展會上就初露頭角,為他們帶來大量的顧客。1866年和1867年,工坊就接到兩份重要的委任,為皇家的聖詹姆斯宮殿和南肯辛頓美術館做室內裝修。


1862年的倫敦國際展會


綠餐廳/南肯辛頓博物館,也就是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前身。


二十年之間,這所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100多人的「廠家」,莫里斯的名字也在倫敦成為家居時尚的代表。以至當時眾多的教會慕名而來,請求他們在新修建的教堂中重現中世紀教堂里絕美的彩繪玻璃。


伯恩瓊斯為德文郡的教堂所繪製的彩繪玻璃作品《贊主詩》


《基督誕生》/1882/莫里斯與伯恩瓊斯合夥設計的彩繪玻璃


莫里斯的工坊當然沒有讓人們失望,延續中世紀的工藝,從創作草圖、選擇玻璃色彩,裁切玻璃,再到一次次的燒制,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


莫里斯的學徒德爾利( John Henry Dearle )正在為彩繪玻璃繪製草圖。


而最後的成品,讓這一項古老的藝術不僅是重現,更是一次古典與浪漫結合的新生。


聖塞西莉婭/1900/伯恩瓊斯/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這之間少不了兩位好友的共同合作,伯恩瓊斯筆下的天使容顏,加上莫里斯對於細節上的講究和顏色的巧妙搭配,才得以成就一件件精美絕倫的作品。


伯恩瓊斯手稿/伯恩瓊斯自身也是一位畫工了得的藝術家,大學畢業後又曾在彩繪玻璃工坊當過學徒。


伯恩瓊斯為詹姆斯教堂創作的彩繪玻璃



招牌牆紙


1862年,莫里斯將自己對繪畫的興趣轉移到牆紙和掛毯的設計上。他認為牆上的裝飾是使一所房子能被稱之為家的存在。


《格子》莫里斯設計的第一張牆紙圖案。


莫里斯設計的圖案,有著古典的風格,得益於曾經學建築的經歷,又有強烈的現代幾何結構。


莫里斯設計的紋飾有著神奇的魅力,簡約的底色平鋪,上面枝纏葉繞,花鳥共生,繁瑣卻不失古典的韻律。


這個被好友「綠」了的設計師,創造了你至今還在穿的圖案


從小就喜愛騎著馬在林間遊蕩的莫里斯,將對於自然的喜愛和觀察所得融入自己的設計。圖案中常出現玫瑰、銀蓮花、百合、石榴、畫眉等等,富有生機。



上百種牆紙里,不僅是圖案的變化多樣,顏色也各有千秋,近年來流行的莫蘭迪色系早被莫里斯洞悉。





牆紙的製作上,他依舊沿襲古老的手工雕版印刷。一款紋飾的背後需要雕刻30多個獨立的木頭模版,再一層層地印上去,光是印刷過程就要將近一個多月。


《草莓小偷》/莫里斯/牆紙


莫里斯不僅印製牆紙,也在布料印上他設計的圖案,製作成各式窗簾、桌布、或沙發的用料。


莫里斯工坊印製布料的照片



織物和掛毯


莫里斯對於掛毯有著執著地追求。他享受一間布滿掛毯的房間帶他穿越回中世紀的感覺,也為了這個喜好在這項工藝中下了大功夫。


莫里斯在Kelmscott Manor的書房,布滿掛毯,別名掛毯室


May Morris在掛毯室


Kelmscott Manor的一間睡房,床柱掛了一圈掛毯


莫里斯在圖案上不僅研究了中世紀的風格配色,還結合了現代中東和印度的花紋。



他對英國現代的化學染料感到不滿,認為印度的天然植物染料能呈現更富有層次的色彩,於是花費十年的功夫研究天然染料。茜草的紅,槐的靛藍,核桃的棕,大自然的顏色都溶於莫里斯的掛毯中。



這件啄木鳥掛毯是莫里斯個人的創作,包含他的各種巧思。以《變形記》中的一篇故事為靈感,這件掛毯以果樹上的夜鶯和啄木鳥為主角。上下配有莫里斯自己寫的詩歌:「我曾為王者,現在只是樹上的小偷;藏在枝葉的間隙,無盡地追逐獵物。」


"I once a king and chief/ now am the tree bar's thief/ ever twixt trunk and leaf/ chasing the prey".


1879年還不滿足的莫里斯索性自學手工刺繡,他不僅自得其樂,還將這項工藝教授給自己的妻子女兒。簡在結婚前就是縫紉能手,女兒梅更是繼承了他的藝術天賦。


莫里斯的女兒梅,以伯恩瓊斯的手稿為原型做的刺繡。


女兒梅設計的圖案,妻子簡刺繡


除了莫里斯的獨特的設計外,工坊內製作的掛毯主題多是亞瑟王的傳說,或聖人天使的場景。


其中當初負責設計紅房子的設計師韋伯,尤其擅長動物圖案,將毛髮的質感分明地再現。




時至今日,莫里斯與他的公司已經創作了600多款壁紙、紡織品和刺繡圖案,150多種彩繪玻璃窗戶,650多種邊框和家具裝飾品。


時尚的輪迴


莫里斯所堅持的一切,與工業革命講求的效率背道而馳;然而也是這種堅持成就了他。時尚總是在輪迴延續,但經典依舊是經典。


莫里斯的工坊即使在他逝世後,仍被繼承者帶到21世紀,延續莫里斯的夙願將藝術融入千千萬萬百姓的家中。



莫里斯在藝術上的堅持,一如在他銘刻在紅房子壁爐上的格言:


「生命短暫,但藝術永恆。」


這個被好友「綠」了的設計師,創造了你至今還在穿的圖案



想了解更多藝術八卦?快關注公眾號LicorneU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