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高音的捷徑,「聲帶閉合」訓練,大幅拓展音域

2019-10-04     流行聲樂吳老師

老一輩的傳統聲樂教學主張音越高氣息力量越強,主張聲帶全震動,問題是很多條件一般的人沒辦法快速掌握,始終沒辦法突破高音問題。現在流行聲樂更加主張「聲帶閉合」,也就是所謂的關閉,能讓一個人快速的拓展音域,打破高音魔咒。

聲帶的工作是保證吸氣時打開,發音時閉合震動。所謂聲帶關閉就是指從低音到高音,聲帶的振動面積由面變成點的過程音越高聲帶閉合的力量就越強,因為聲帶閉合住的面積越大震動的面積就越小,才能形成高頻泛音,高音就是這麼形成的。我們平時說話時聲帶都是震動和關閉的只不過是關閉的面積大小不同,而聲帶關閉的能力是可以訓練和開發的,可以大幅度把音域拓寬,突破高音!

可以看出胸聲(通常我們的真聲和低音部分)聲帶的縫隙是特別大的,大面積震動所以聲音很厚。到了頭聲(我們高音的組成部分)時,振動面積明顯縮小了,那剩下不震動的部分呢?很明顯被「關閉了」,其實這個就是聲帶閉合,掌握了這種力量就可以發出對應的音高。到最後的哨音聲帶基本全閉合了,只有很少的一條縫隙,才能吹出那麼高頻的「海豚音」。假聲的話是不需要聲帶閉合的,只是邊緣震動所以聲音非常虛弱,只能用為歌曲的點綴,但是不能成為高音的組成部分,頭聲才是高音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我們了解到什麼是聲帶閉合後,就要去尋找感覺了!

每個人的聲帶條件不同,閉合能力差距也比較大,理論上來說閉合能力越強,你的高音機能越好(整體高音的力度,和保持對氣息對抗的持久力,以及振動模式控制等等)「關閉」聲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兩種方法最直觀的讓你體會到。

1.咳嗽一聲,找到咳嗽之前「似咳非咳」的一瞬間,有沒有感覺到脖子裡面有繃住的感覺?有一種快速拉緊的感覺,或者帶著氣說一聲「呵!」,然後突然屏住呼吸,聲帶拉緊的感覺會很明顯,這裡注意一定是內部感受到的緊張,絕對不能是脖子像被人掐住一樣,用外部力量是錯誤的

2.嘔吐前的一瞬間,有沒有記得在吐出來之前的一瞬間我們的喉嚨也就是嗓子眼會感覺突然緊張了一下。跟咳嗽前的感受差不多,那也是聲帶拉緊閉合的動作。

訓練方法:

1.多用氣泡音去帶發音,氣泡音的根本在於聲帶的啟動,一旦啟動了氣泡音其實我們聲帶就處於一個閉合不漏氣的狀態了(漏氣的情況下是發不出來氣泡音的),以氣泡音為起點去發一些窄元音,推薦發」i"和「ei"很容易找到上下連接的感覺,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咽音「的文章,其中一步就是要把舌頭吐出來,發一個氣泡音然後發」ei「這個音,加強氣息把聲音喊出去。道理就是保證了聲帶閉合,所以真聲到假聲的連接沒有斷層。多多把氣泡音拉到假聲位置,形成」不漏氣」的假聲,這是核心,也是拓展音域的根本。

2.多發「哼鳴」,建立在氣泡音的基礎上轉成哼鳴,氣泡音保證了聲帶的閉合,哼鳴又能很好地找到高位置。也可以把「eng"這個音獨立出來發斷音,模仿嬰兒哭泣有點嗲嗲的感覺,去把」eng"這個音哭出來,或者想像女孩子撒嬌生氣時發的「哼!」,氣流經過聲帶後會有一個很明顯的閉合動作。

3.元音變窄,也是很多歌手唱高音的,通常歌手到特別高的音例如」a「會變形發成」ei",窄元音更有助於聲帶的閉合,比如我們在鋼琴上爬音時,由「a"起點向上走變成」o"再變成「u"再變成"yu"最後變成」i"會感覺聲音通道越來越小,這也是聲帶閉合的核心。

聲帶閉合能力絕對是可以後天訓練出來的,只是每個人最終訓練的結果不一樣,也不用相信有些人這輩子都唱不了高音,只要方法正確都能突破自己的屏障,加油練習你的聲帶閉合能力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jb1mm0BMH2_cNUgMG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