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胡賽武裝發言人葉海爾通過胡賽武裝控制的電視台稱,該武裝在焦夫省西南部使用一枚「先進」地空飛彈擊落一架聯軍戰機,隨後他用個人社交媒體發布了擊落沙特戰機的視頻。
視頻當中這架戰機多次釋放干擾彈試圖擺脫飛彈的跟蹤,但還是被飛彈打了下來,這可能意味著胡賽武裝不止發射了一枚飛彈。
從此次發射的飛彈從畫面中看,更可能是一枚蘇制R–27R雷達制導型飛彈。也就是說,附近應該還有一輛搭載從米格–29戰鬥機上拆下來的「祖克」雷達車,充當指揮車。
R–27中距離攔截彈,蘇聯1970年初的裝備,早期型號分成了「半主動雷達」制導型和「紅外跟蹤型」,其對應的是美軍早年間的「麻雀」中距飛彈,以現在標準來看它已經是很老舊的裝備了,但這種老裝備居然連續擊落沙特空軍的F–15戰鬥機和「狂風」戰鬥轟炸機,這就說明老裝備使用得當仍然可以擊落最現代化的戰機。
英國和德國聯合研製的「狂風」戰鬥轟炸機,也是1970年代中後期的老裝備,但它經過多次的升級改進仍然是一些先進的戰鬥轟炸機,由於機身很大上面安裝了不少電子對抗和被動干擾裝備。
胡賽武裝頻頻擊落沙特先進戰機,不是武器裝備先進,而是戰法對路,這套用R–27T的辦法真的有可能成為弱國解決電子對抗的妙招之一,事實證明,歐美戰鬥機之所以被擊落少的原因是歐美國家掌握著強大的電子戰和防空壓制能力,比如說在當前的敘利亞戰場上,美國和以色列的戰鬥機僅被擊落二、三架...但,多於沙特「狂風」來說干擾彈都拋了,R–27T根本沒有理會誘餌彈。
2018同樣被R–27T擊落的F–15戰鬥機。
結合上一次被擊落F–15的例子,沙特空軍對抗胡賽武裝飛彈攻擊的方式是拋射干擾彈,然後開加力平飛,這套對抗肩扛式低空飛彈的辦法,但R–27T更喜歡加力而不是干擾彈。
老舊的米格–29戰鬥機的「祖克」雷達。
空空飛彈改造成地空飛彈實際上也不難,大致就是一個簡易的地面垂直向上發射裝置來支撐飛彈,再配以紅外跟蹤裝置,從胡賽武裝公布公布的視頻來看「狂風」戰鬥轟炸機並沒有空中解體,這說明飛彈的戰鬥部不算大,引導頭還安裝其它制導裝置,導致了戰鬥部進一步減小。
R–27系列飛彈的戰鬥部重量為39公斤,這個威力打在飛機上能讓打擊位置解體,從被擊落的「狂風」殘骸上也能看到,雖說也是零件滿地,但大部分都是墜落後摔碎的。
R–27T的TGS27引導頭和一般紅外彈格鬥彈是不一樣的,它的探測距離要比紅外格鬥彈更遠,聚焦高達99.8毫米,長焦鏡頭,設計上可同時抓取目標的蒙皮和尾噴管溫度,這樣就能更好的去跟蹤目標,而不是一般格鬥彈只能是蒙皮或者尾噴管取其一。
總之,R–27作為中距彈適合較遠距離作戰,就是視場角較窄。而且R–27T的紅外跟蹤器也要比R–73精密的多了(就像卡片相機和長焦單眼相機的對比),當初有人比較輕視R–27系列飛彈,但是這種飛彈紅外引導頭很奇特,可以延伸出很多新戰法,所以胡賽武裝算是玩兒出了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