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江蘇力爭再開工5條鐵路!11條省際「斷頭路」正加快打通

2019-08-23     紫金山新聞

長三角的江蘇

中國的江蘇

​世界的江蘇

今天,江蘇,遞給世界一張 「新名片」。

8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以「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江蘇實踐」為主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江蘇專場新聞發布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如何謀劃?江蘇如何融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謀劃「交匯點」建設的新未來?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江蘇打算怎麼做?每一個人關心的問題在這場發布上都有權威答案了!

圖片來源:交匯點

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11條省際「斷頭路」正在加快打通

江蘇始終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積極響應者、有力推動者、堅定執行者,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已經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

圖片來源:交匯點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貫通長三角的南沿江高鐵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通蘇嘉鐵路等項目進展順利,目前江蘇與滬浙皖之間有11條省際「斷頭路」正在加快打通。

產業協同與市場統一方面,科技、產業、金融、市場、人才等合作機制加快構建。上交所科創板「第一股」就是蘇州華興源創公司;目前科創板受理的企業中,江蘇企業達25家、數量居全國第二;「江蘇製造」與「上海金融」緊密對接,迸發出強勁動力。

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方面,江蘇450家定點醫療機構聯網實現跨省異地就醫,徐州、鹽城、南通率先實現與上海門診異地結算;江蘇吳江、上海青浦與浙江嘉善等地的跨省公交線路初成規模。

據介紹,江蘇上個月召開了省委全會,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專門部署,出台了落實國家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重點推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區域市場、綠色發展、公共服務、省內全域「六個一體化」,特彆強調做好「三件事」:一是格局要大,堅決完成「國家交辦的事」。二是胸襟要寬,主動做好「我們共同的事」。三是節奏要快,為長三角一體化作出江蘇貢獻。

關鍵詞:全面小康

今年計劃實施蘇北農房條件改善項目672個

相較於蘇南,江蘇全面小康的短板在蘇北,蘇北的短板在農村,農村的短板在住房條件。根據去年做的調查,蘇北僅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農房就有近50萬宗,其中大多數是年代久、面積小、質量差的單磚房,甚至還有危房。

從去年開始,江蘇大力推進蘇北農村住房條件集中改善。這項工作啟動迅速、進展有力、開局良好。像宿遷市的澗河村、鹽城市的佳富村等許多地方,人民群眾已經住進了新居,不僅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圖片來源:交匯點

今年各地計劃實施項目672個,已開工建設394個,實施到位後,可改善36萬多農戶住房條件。

關鍵詞:生態環境

長江沿岸每年造林綠化5000畝以上

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如何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關係,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有哪些舉措?

圖片來源:交匯點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江蘇省經濟繼續保持了6.5%的增長,但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3%,國考斷面水質優Ⅲ類比例同比提高20.2個百分點,國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斷面均消除劣Ⅴ類,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下一步,江蘇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重點在4個方面發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布局,並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

其中,在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方面,堅決貫徹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著力加強沿江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著力優化沿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大幅度降低生產性岸線開發使用強度,把更多岸線資源還給母親河、留給老百姓。江蘇計劃通過調整和整治,每年在長江沿岸造林綠化5000畝以上,打造沿江綠色生態廊道,2025年基本建成岸綠景美、綿延千里的沿江美麗生態帶。

關鍵詞:「一帶一路」

實施五大計劃推動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從地圖上可以直觀地看出,江蘇處於「一帶一路」交匯點上。那麼,江蘇如何融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謀劃「交匯點」建設的新未來?

據介紹,江蘇已經出台了高質量推進交匯點建設的《意見》,並組織實施了「五大計劃」,推動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圖片來源:交匯點

一是國際綜合交通體系拓展計劃,以建設徐州國際陸港、連雲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海港、通州灣長江新出海口、蘇南區域樞紐機場等項目為重點,加快推動沿海、沿江、沿新亞歐陸海聯運三大通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綜合性立體化國際大通道。

二是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計劃,抓住國際產業分工深度調整的機遇,對接市場需求,實施50個總投資790多億元的合作項目,進一步培育和壯大跨境產業鏈,創新合作模式和機制,推動我省國際產能合作規模和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三是重點合作園區提升計劃,加快推進20個總投資470多億元的境內外合作園區建設重點項目,做大做強中阿產能合作示範園等境外園區,做精做特中韓、中以、中德等省內國際合作園區。

四是「絲路貿易」促進計劃,促進貿易往來擴大、貿易平台提升、貿易環境優化,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20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突破1500億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至25%。

五是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計劃,完善交流機制,加快建設寮國蘇州大學等7個境內外人文交流重點項目,打造「留學江蘇」「健康江蘇」「賽事江蘇」「友好江蘇」等特色品牌,推動人文科教領域交流蓬勃發展。

關鍵詞:交通路網

今明兩年力爭再開工5條共737公里鐵路

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江蘇打算怎麼做?據介紹,江蘇將加強交通強省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概括起來就是「1234」,即實現一個目標、做強兩大特色、補齊三大短板、構建四大走廊。

鐵路、民航和過江通道是江蘇交通的三大短板。在鐵路上,江蘇要打造「軌道上的江蘇」,將加快南沿江、北沿江、鹽通、寧淮等鐵路建設,形成「三縱四橫」鐵路主骨架。目前,江蘇有5條高鐵共1236公里同時在建設,今明兩年力爭再開工5條共737公里,「十四五」末建成高速快速鐵路4600公里,實現所有設區市1.5小時到南京,各設區市之間2小時互相通達。

在民航上,江蘇要提升民航運輸能力。2018年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僅為5160多萬人次、居全國第8位,省內機場國際直達航線和班次也相對較少,這與江蘇經濟、人口地位不相稱。江蘇將加強資源整合,新、擴建南京、無錫、南通、連雲港等一批機場,加快開闢新航線尤其是國際航線,推動民航「飛」出「加速度」。

圖片來源:交匯點

在過江通道上,加快過江通道建設。長江對東西而言是「黃金水道」,對南北來講是一道「天塹」。目前江蘇境內過江通道規劃了44座,已建成14座,正在建的有8座,力爭「十四五」末建成25座。

不久的將來,一個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江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展現在世介面前。

紫金山記者 錢建芬 實習生 李晨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boFvWwBJleJMoPMgA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