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蘋果產區隨處可見的蘋果銷售點。
煙台是重要的蘋果產區。所謂重要,不僅是它的品牌知名度高,更在於多年來煙台蘋果的行情走勢,一直是國內蘋果價格的一個風向標。臨沂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系教師、高級農藝師徐明舉從2012年至今,多次到煙台考察調研,見到了煙台蘋果樹形與管理模式的轉型,也體驗到了蘋果價格對果農的影響。
作為一名果樹技術人員,徐明舉的體會是,農民要想種好蘋果,學好技術很重要,但了解市場也很重要。作為現代職業農民,要學會從市場的起伏看蘋果種植在當下的問題、技術的短板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
去年蘋果快豐收時,煙台果農對到底會迎來怎樣的效益,心裡也沒底。由於2018年霜凍嚴重,煙台各地蘋果出現了不同的減產。當時,不少果農安慰自己,價格就算漲不多,怎麼也得漲一點吧。
等到蘋果上市,煙台各地的果農果然發現,價格行情比去年要好。有的收購點,80以上的紅富士報價為3.5-4.5元/斤,比2017年價格每斤平均高了1元。但總體而言,這個比去年高一點的價格並沒有給果農帶來多大的真實收益,因為受減產的影響,果農的蘋果總體產量是降低的。
但接下來的價格變化,更讓果農瞪大了眼睛。在2018年入庫後,蘋果的價格開啟了猛漲模式,而且只漲不跌,一路走高。有的城市蘋果售價一度到了8-15元/斤,就算在農村市場,蘋果價格也比往年翻了番,3到5元一斤的蘋果,品質並不是太好的。
那麼,今年蘋果還會這麼一路走高嗎?
徐明舉的分析是,不大可能了。他的理由是,今年國內的蘋果主產區基本沒有遭遇大的自然災害。除局部旱災、雹災外,沒有發生嚴重的氣候和病蟲害。因此,蘋果產量穩定乃至增產都已經可以預見。跟2018年相比,今年的蘋果產量會高,且品質也有保證。
對蘋果行情的變化,大多數果農只是被動接受。有的年景,並非高價就意味著高效益。
更重要的一個背景在於,今年不只蘋果豐收,其他水果如桃子等也都迎來了豐收。整個水果市場,並非只有蘋果一枝獨紅。因此,今年的蘋果價格不會「任性」。以紅富士為例,在上市之初,可能出現價格微漲。但隨著集中上市,紅富士的價格也會慢慢回落。
通過市場,可以看到價格走勢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管理和技術的價值。
榮成果農魯佃良在自己的蘋果園裡。
去年,徐明舉發現,在煙台的一些農村,果園鬱閉依然是個問題。有的村,果園老化嚴重,加上霜凍、乾旱的影響,果園生產的果實個頭偏小。有的果園,雖然應用了高紡錘形新模式,但樹形管理不標準,採摘、施肥、打藥機械化程度低,也導致優質果率差。這些果園,跟意識超前、堅持學習的果農科學管理的果園形成了對比。榮成果農魯佃良,種植了500畝蘋果,由於管理到位,又重視有機肥應用,他的蘋果樹健壯,蘋果果個均勻,售價也較高。
在懂市場、懂技術、懂管理的果農看來,市場的最大的風險在於價格波動,而果園一旦管理科學、技術到位,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些風險。畢竟,好的果園不僅僅體現在果品產量高,更體現在果品的個頭、色澤、口感等高人一籌;優質果多了,在市場上競爭力自然會大。因此,如何提升果品品質以增強競爭力,推廣先進模式以降低成本是每位果農都應當儘快著手的事。
事實上,不僅在煙台,省內各地的蘋果種植區都面臨市場的問題。蘋果價格的起伏,牽動著每一位果農的心。而這種規律,也同樣適用於其他水果品種。
農村大眾報記者 段新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