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塔軍情」退役30年:我最難忘的是老山前線的生死戰友情

2019-12-16     文筆塔網


這位身穿迷彩站在芭蕉樹下的英俊小伙

——李元福

山西霍州人

生於1964年4月

1983年12月入伍

1986年8月

李元福與王啟明、陳平等戰友

從駐京某團特務連抽調至師直偵察連

赴河北灤平某部參加臨戰訓練

1986年的中秋節

李元福和戰友們踏上了開往南疆的列車

執行對越偵察作戰任務


這是在執行任務途中,李元福(左二)與戰友們在一處峭壁上隱蔽休息。


進入老山戰區後

在連長冷傑松、副連長董玉香的帶領下

李元福與戰友們

多次執行抵近偵察、伏擊捕俘等作戰任務

李元福憑著過硬的捕俘技能

多次擔任第一捕俘手


李元福(前排中間)與戰友們在進行山嶽叢林地偵察作戰訓練間隙合影。



偵察分隊在執行作戰任務出發前

偵察大隊副大隊長邱同善

(後排中著常服)送戰友們出征

李元福(前排右二)與戰友們

坦然面對生死考驗

連長冷傑松(後排右三)

與副連長董玉香(後排左三)身先士卒

激勵著李元福和戰友們


1986年11月,李元福在雲南馬關縣羅家坪大山陣地。


偵察大隊副大隊長邱同善在連隊駐地宣讀作戰命令,李元福與戰友們聽取命令。


李元福戴著敵人的頭盔準備執行化裝偵察任務。


1987年3月6日

在「116」伏擊捕俘戰鬥中

李元福沉著勇敢

當一名下山打水的敵人

進入伏擊圈後

他和另一名捕俘手首先躍起撲向敵人

順利將敵人生擒


臉上塗滿油彩的李元福(後排右三)、金德勝(前排左一)、冷傑松(前排右二)與戰友們舉槍歡呼勝利。


李元福與副連長董玉香(中)在雲南馬關縣金廠駐地宿舍內。


他和戰友與副連長董玉香

翻閱《少林武術》雜誌

切磋捕俘技能

副連長董玉香

在後來的捕俘戰鬥中觸雷負重傷

1991年春天在北京某部醫院光榮犧牲

成為我軍對敵作戰最後的烈士

這個英雄的連隊

因在南疆作戰犧牲了

王啟明、董玉香兩位英雄

成為李元福心中永遠的痛



手握微聲衝鋒鎗

胸前掛著「光榮彈」的李元福

在執行偵察任務

這張照片近些年

被多家主流網絡媒體轉載使用

但是圖片並沒有留下姓名

網友們並不知道他就是李元福

李元福是名副其實的無名英雄


李元福與戰友陳平在抵近偵察途中,查看邊境地圖。


1987年下半年的軍報刊登了李元福(右一)與連長冷傑松(中)、連隊通信員吳宗傑(左二、二等功臣)等戰友在前線的圖片新聞。


1988年1月

部隊凱旋後

李元福和戰友們參加在北京召開的

偵察部隊赴滇作戰慶功大會

李元福榮立一等戰功

連隊授予「英雄偵察連」榮譽稱號


部隊歸建後,李元福和戰友陳平(中)、朱園平(右)合影留念。


1988年底

李元福退伍回到山西老家

離開軍營,進入警營

他30年如一日

恪盡職守、兢兢業業

在公安戰線上繼續甘當無名英雄



離開部隊31年

李元福最難忘的是生死戰友情

2015年冬天

李元福與戰友到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

祭奠王啟明烈士

看望王啟明烈士的妹妹王啟會(左二)

與排長袁占奎(右三)

戰友劉藝恩(右二)合影留念

而後又和戰友陳平、李培文

趕赴山東梁山

看望董玉香烈士的父母



多年來李元福依然關心著部隊的發展

近年來多次回到連隊看望新戰友們

這是2016年9月

李元福與兩位戰友

在連隊駐訓地帳篷內留影



2018年11月

駐臨汾某部邀請李元福

為官兵作先進事跡報告

與官兵們共憶崢嶸歲月

李元福講到:

「副連長董玉香在押俘勝利回撤時

為了給戰友開闢通路

被地雷炸斷雙腿」時

幾度哽咽,說不出話

全體官兵都被這種深厚的戰友情誼

所震撼、感動

許多官兵模糊了雙眼

他為年輕的官兵們

上了一堂生動的戰鬥精神課


李元福與軍嫂劉玲、董玉香烈士的妹妹董玉芝在京看望患病的戰友途中留影


2019年2月,李元福和愛人、女兒在一起。


英雄李元福近照。


為英雄點贊!

來源:頭條號追尋英雄足跡、映象老山

(免責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作刪除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ZpUDW8BMH2_cNUgn-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