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錶走時是與振動、赫茲、節拍的快、慢​有關

2020-09-14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原標題:機械手錶走時是與振動、赫茲、節拍的快、慢​有關

老鐵們好,每天分享有趣的手錶知識,這裡是【匠客表閣】。機械手錶中,機心裡遇到幾個參數:振動(vph)、赫茲(Hz)、節拍(bph),它是機械錶都具有這一項參數,而且關乎手錶的走時精度、甚至影響到保養周期的長短,今天我們聊一聊它們在機械機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什麼叫作赫茲?

赫茲是公制單位不是手錶專用詞彙:赫茲是計算頻率的單位,意為每秒的周期運動次數。1赫茲代表每秒鐘周期振動1次,類似以推。

什麼叫作節拍?

是指一分鐘多少拍,則在鐘錶機心指的是即每小時擺輪單程擺動的次數。

什麼叫作振動頻率?

指的是機械錶機心中擺輪以同一個方向,連續通過兩次平衡位置的時段,擺輪遊絲系統的振動周期,一小時內擺輪左右擺動(振動)的次數,一般用V/H做單位。

機械錶的機心的振動頻率(vph)=節拍(bpm),可以這樣說赫茲與振動頻率、節拍單位需要換算時,要除以7200才能折算折算出赫茲單位,比如:振動頻率為28800每小時,它的振動頻率即為4 赫茲。

振動頻率的高低能判斷一款手錶品質的高低來說有什麼用嗎?例如:鐘錶的機心走動從每小時18000次到28800次甚至72000次不等,它們的走動頻率是不固定的。

答案:基本沒什麼用,不作為高低檔手錶評判的主要依據。

相信很多表友們會很迷惑振動頻率為什麼有高有低呢?

鐘錶的振動頻率被製作成標準的每小時18000次,如果機心運轉不穩定,擺輪在1小時內少運動了5次,那麼一小時就會產生1秒誤差;如果同樣情況發生在振動頻率36000次的機心上,一小時只會有0.5秒的誤差。似乎結果是振動頻率越高的表走的越準的意思,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為什麼現在絕大多數表的振動頻率還都在18000至28800之間呢?

振動頻率快不一定走得准。

因為它只是一個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更多的取決於機心的整體品質,畢竟機心是一個整體。擒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例如:裝配和調校,溫差,齒輪組的相互摩擦都會讓機心的表現有所差異。當振動頻率越高,對部件、潤滑油的損耗也就越高,所以振動頻率28800的表照樣有大把走得不准。

我最前面說振動頻率的高低判斷一款手錶品質的高低來說基本沒什麼用,但是擺輪直徑的大小是影響擺頻高低的因素之一,所以說振動頻率越低,擺輪越大。其實,一塊機械錶的機心振動頻率的高低不決定手錶走時的精準,我們也沒必要糾結了。

赫茲又是怎麼回事?

赫茲與擺頻最大的不同是:擺頻以每小時為單位,擺輪運動一次即為一次,而赫茲以每秒為單位,運轉一個周期為1赫茲。當一塊腕錶的ETA2892機心的擺頻頻率為28800次,折算下來就是4赫茲。證明:擺輪每秒往復(擺過去和擺回來)旋轉運動4次,換算成擺頻的話就是4×2×60(秒)×60(分鐘)=28800次/小時。

同理,也就是說:10赫茲就是10×2×60(秒)×60(分鐘)=72000次/小時。

也就是說機械錶中的機心參考:振動(vph)、赫茲(Hz)、節拍(bph)快與慢會影響一塊手錶的精準度和壽命。小編今天給大家科普知識,學會嗎?

溫馨提示

總而言之,就機械錶而言

無論是高振頻還是低振頻

都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

4~5Hz的振頻最為適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Q7HonQBeElxlkkal2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