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智齒惹的禍

2019-07-25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科及時救治了一名因「頜面部多間隙感染」病情危重的17歲女孩小吳。

小吳是一名來蘇州實習的學生,因「牙痛、面部腫痛」曾來該院就診,診斷為「頰間隙感染」,當時建議小吳入院治療。但小吳以醫保不在蘇州為由,拒絕住院治療。到急診科輸液治療一次後,她便回到了宿舍,未再繼續治療。兩天後,老師發現小吳已出現面頸部廣泛腫脹,並出現了不能吞咽,呼吸費力情況,隨即送入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治療。

入院後,醫師檢查發現:小吳的口腔頜面部多個間隙感染,雙側面頰部、頸部紅腫明顯,呈「滿月臉」,無法平躺,端坐呼吸,同時出現精神萎靡、高熱、乏力。血化驗感染指標已接近危急值等等。一切表明,該患病情非常危急。接診醫師隨即請劉廷忠主任查看患者,結合影像診斷,判斷該患者病情十分危重,感染已經彌散至頜面部多個間隙,各間隙內有大量的膿液,需要馬上手術治療,及時行膿腫切開引流,若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救治,感染進一步發展,有出現感染性休克、縱膈膿腫、其它臟器膿腫等可能,均可危及生命。

但是棘手的問題來了,為了能廣泛、徹底地切開引流,需要全身麻醉,患者當時的情況,根本無法實施插管全麻,只能先行氣管切開,再行全麻後手術。患者已經端坐呼吸,加之平素體胖,頸部較短、且上頸部腫脹,氣管切開十分困難。所幸的是,在耳鼻喉科王鑫主任的帶領下,其團隊只用了 20餘分鐘,就成功地實施了氣管切開,為口腔科手術提供了保障。

在麻醉醫師的保駕護航下,術中切開廣泛,多個間隙共引流出200多毫升的膿液,帶有嚴重的腐臭味道,彌散充斥著整個手術間。劉廷忠主任說:他從事頜面外科工作二十餘年,頜面部間隙感染接觸了不下幾百例,但如此嚴重的感染、如此多的膿液真是十分罕見的。

術後,經過近二十日的沖洗換藥,配合輸液抗感染治療,小吳已痊癒出院。出院時,她寫信感謝醫護人員尤其是護士們的悉心照料(小吳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與人溝通,親人不在身邊,加之疼痛的折磨,術後不肯吃飯,又不肯下胃管。我們醫護人員及時進行了心理疏導,使之恢復了戰勝病魔的信心),雖然文采不夠華麗,字體尚顯幼稚,但流露出來的是情真意切的感激。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吳出現如此嚴重的感染,經受如此病痛的折磨,甚至一度危及生命呢?原來,是一顆「智齒」在作怪。這顆智齒不但沒有長出,還形成了下頜骨含牙囊腫,囊腫破壞骨質、出現感染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出現了多間隙的感染。

劉廷忠主任介紹說:頜骨囊腫是一種牙源性疾病,早期可能無明顯的自覺症狀,緩慢、逐漸增大,增大明顯可導致面部畸形,或者繼發感染、出現疼痛才被引起重視而發現。口腔頜面部存在著多個疏鬆的間隙,這些間隙彼此相通,成為感染擴散的通道,加之頜面部血運豐富,感染擴散比較迅速。口腔頜面部上與顱腦相通,下接頸部,一旦感染擴散,往往愈後不佳,甚至危及生命。「口腔問題無小事,需要提起重視,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劉主任提醒道。(口腔科:李業強 劉廷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PiZKWwBmyVoG_1Zi-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