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音頻,聆聽他的故事
【鄧浩男】
-森柏空間藝術設計創始人,設計創意總監
2017-金外灘設計大獎
2017-中國室內設計大獎金獎
2018-光華龍騰全國10大傑出青年100人榜(國字號)
2018-紅棉大獎最佳雅奢空間獎
2018-武漢公益之星
2018-武漢設計航標大獎
2018-中國室內設計大獎銀獎
2019-武漢青年設計師TOP10
2019-WYDF大中華區商業設計空間金獎
……
01
我叫鄧浩男,是森柏設計的創始人,進入室內設計行業已經有17年時間了。少年時期的我,其實是勵志成為一個雕塑家的,後來兜兜轉轉終於和設計結緣,一干就是這麼多年。
其實最初,我也是傳統家裝公司的設計師,糟糕的是我最初的公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公司,只是賣產品。
那時候裝飾公司大多真的就只是靠承接工程來盈利,談不上什麼設計不設計,更談不上收設計費,只要你談判能力還不錯能為公司簽單,就能獲得相對豐厚的收益。說出來大家現在可能都會覺得不可思議,那是一個拿張漏洞百出的平面圖就能簽合同開工的年代。
相對大環境來說,我當時的公司在工作環境和氛圍上優越些,但公司體制還是制約了我在設計方面的發展。因為不想在設計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家年薪數十萬的公司,選擇去追尋自己的設計理想。
為什麼會這麼堅決?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也是深受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大咖梁志天老師他們影響,他們的觀念流派和設計作品都是我所喜愛的,他們的成功也給予我很大的鼓舞與啟發。
——
鄧浩男作品:日本YKK系統門窗體驗店
02
做獨立設計師,那種苦當然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能承受的。
我有一段最難的時候,那段時間為了活下去,也不挑設計,只要有活就做,有一次接到郊區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屬性簡單粗暴,規劃已經基本定下來,不需要複雜的設計,施工開建就可以了。
這期間一個糟心的事件發生,當天施工完畢,產生建築垃圾,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垃圾在市區幾百元左右費用就可以處理了,哪知道當地的農名當場直接開口要5仟元的垃圾清運費,可項目本身總利潤才不過一萬元。
雖然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交涉,也許因為當時我的穿著和設計師身份,他們對於降價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這種「強盜邏輯」讓我非常氣憤,倔強的我帶著小助理,花了整整5個小時才把垃圾清理乾淨。這樣的經歷,在我的人生是第一次,但我下定決心這一定是最後一次!
當然,並不是說自己不願意干這種體力活,只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內心真的會有一種「屈辱感」,就是覺得一個設計師不應該只是被利益驅使去干這些簡單粗暴的項目。
回歸本心,做自己擅長的事才是我們設計師的使命。從那以後我就和這類項目說再見了。
——
鄧浩男作品:晨星人力資源辦公空間
03
在普通人眼裡,獨立設計師好像都是比較有個性的那種,但我不喜歡談一些太「個性」的東西,這麼多年我研究的方向還是怎麼樣去深入地解決和「人」有關的一些問題。
我一直提倡「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我們都知道設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是解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空間的關係。所以我們作為設計師要通過設計讓客戶感受到產品的品質,從而產生對產品的慾望。
那麼首先在分析這個環節,我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深入了解產品的性能和優缺點,將所理解和知道的東西結合文化底蘊及客戶需求轉化為對產品的規劃,使它變得有用、能用。就「靈感」一詞而言,我覺得更多的可以用於純藝術方面,但設計應該和藝術有所區分。
首先,設計創作一定是嚴謹的,在設計範疇中,因為每個設計的對象和類別不一樣,因此需要尋求的是適合項目定位的設計創作,有時候可能甲方就成了我的靈感,我會根據他的實際需求參照他的產品原型,進行創作。
這所有的一切,需要有比較強的歸納總結,然後舉一反三的變通能力,如果具備這些,那麼你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到極致。
其次,一套完整的設計體系,它應該是符合當下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我並不太贊成做那些很實驗性的設計,純粹表達你個人思想的東西。
——
鄧浩男作品:森柏設計辦公空間
04
現在很多人說裝飾行業在走「下坡路」,整個市場環境不好,其實我不這麼認為,個人覺得行業還是屬於良性發展。消費者的升級疊代、信息扁平化、行業水準飛速提升……室內設計這些年在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關鍵的是設計的價值在逐漸被大家認可和肯定。
之前有人說現在的室內設計行業比較亂,魚龍混雜什麼的,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假如說這個行業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一直存在,那麼首先它是沒有發展的,因為沒有競爭,其原因是我們的受眾沒有分辨能力。
現在大家說有些設計公司或設計師在走下坡路,相反這也說明消費群體的辨識能力提升了,所以並不需要擔心行業變差這個問題,沉下心來把自己的作品做好,把服務做精才是硬核。
我至今未感受到所謂的市場寒冬,口碑俱佳只會讓我們現在的渠道越拓越寬。反而很多設計公司和個人工作室不收取任何設計費用,但還是沒客戶,因為他們就已經陷入了大家所說的「紅海」裡面。
設立一家公司很簡單,但是沒有技術核心,你能幹什麼呢?只能打價格戰,用免費設計去吸引客戶。但實際上,對於高端客戶來說,費用的高低並不是他選擇你的根本依據,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給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
所以,真心規勸那些抱怨派設計師,在抱怨設計行情不好之前,首先審視自己的能力是否達標。設計行業如此,其他行業也是這樣。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必定是一心一意想把事情做好的那一批人。
當然,覺得自己能力確實不足,也不要灰心,問問自己,你缺什麼?和優秀的同行比對,到底他們哪些地方是值得學習、臨摹和擴展的?有時候目標拔得太高意義不大,對標同層次里那些閃光的人就足以!
-End-
設計這條路,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最後
《國產設計師突圍記》首檔設計師群體成長紀實錄
更多精彩內容
關注「秀設」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