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別稱,無論願不願意,世界人民有些時候就喜歡這樣稱呼,比如uk是哪個國家,italy是哪個國家就屬於這種情況。那麼米國是哪個國家?今天排行榜就帶大家了解米國是哪個國家。
米國是哪個國家
米國,日本人對美國的稱謂,日本用「米」來代表American的me,所以稱「米國」。日語假名:べいこく,羅馬讀音:beikoku。
在新聞報道中,會把美國稱為「米國」,這是為什麼呢?
塬始漢字記載:
在日本以前的時代,世界各國的國名並不是用片假名而是用漢字來表示的,即取國名發音相似的漢字。因此America曾被寫作「亞米利加」。其中,「米」字就被保留下來,稱之為「米國」。
還有些類似的情況,如法國被稱為「仏(fo,二聲)蘭西」、德國被稱為「獨逸」,然後取其字頭稱之為「仏國、獨國」。不過這應該是漢字文化圈共通的特性吧。必須要注意,在中國的話,America稱為美國,France稱為法國,Deutsch稱為德國。
為什麼會變成「米國」
然而,如果國名用漢字記錄是取其首文字的話,那又為什麼不用「亜」字呢?雖然是猜測,是不是因為「亜」字與「亞細亞」的漢字記載重複的緣故呢?剩下的其他漢字里,「利」字已包含在「伊太利亜(義大利)」的漢字里,而「加」字又會與「加奈陀(加拿大)」的漢字記載混淆。所以,最終才成了「米國」吧。
其他國名的漢字記載又是怎樣的情況呢?例如,タイ(泰國)同文字發音,記為「泰」。不過,越南曾經是包含於中國文化圈的國家,所以被記為「越國」。另外還有Denmark(丹麥)被記為「丁抹」、Hungary(匈牙利)被記為「洪牙利」等等。
其實日本人為什麼把美國叫「米國」這個問題,蔣介石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已經回答過。
1934年7月,蔣介石在廬山軍官訓練團發表題為「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的演講,其中說過這麼一番話:「日本為要併吞我們中國,而須先征服俄羅斯,吃下美國,擊破英國,才可這到他的目的,這是他們早已決定的國策。他叫我們中國叫『支那』,這『支那』兩字,照日本話是什麼意義呢?就是半死人!可知他眼中就沒有我們中國,所以不稱我們中國為中華民國,而始終叫我們為『支那』。其次,他叫俄國叫什麼呢?他叫『露西亞』,露是雨露的露,這個『露』字,是表示什麼意義呢?他就是自比日本為太陽,將俄國看作是露水,太陽一照到露水,那露水馬上就要干!由此可見日本的國策,早已決定,他非消滅俄國不可。再看他叫美國叫甚麼呢?我們是叫『美利堅』,而他日本則叫『米利堅』,亦叫做米國。米塬來是人們一種必需的食糧,他拿這個字來叫美國,意思就是決心要把美國吃下去!」 。
不知道是不是美國人相信了蔣委員長的說法,反正戰後日本與美國簽訂的所有條約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日語正式翻譯是「アメリカ合眾國」,即不美,也無米。
當然,蔣介石說日本吃「米國」還真有些預見性。不說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本狠狠地咬了一口,而且戰後飢餓日本人還吃上靠美國運來的救濟麵粉。所以在日本,麵粉也可以稱作是「メリケン粉」(Merikan 粉)。既然是美國America運來的麵粉,可是為什麼不稱為アメリカン(American粉)而叫「メリケン粉」(Merikan 粉)呢?很簡單,Merikan就是 「米利堅」,所以「メリケン粉」就是來自「米國」的面。所以,從糧食的角度看,日本把「米國」叫「面國」可能更合理些。
此外,閩南語、台語中美國的讀音與米國相同。
米國是哪個國家的另外一個說法
米國,西域古國名,為「昭武九姓」之一。秦漢時期,月氏人在祁連山北邵武城(中國甘肅省臨澤縣)建立康國(在西漢時期叫康居國),後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阿姆河、錫爾河兩河流域,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其中米國大約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的西南,到唐朝時作為中國的附庸國。以後又逐漸內遷中塬,子孫遂以國名漢化為姓氏,稱米氏。
米國為梵文Maymurgh的對音,是昭武九姓之一,最早見《隋書》;《新唐書》西域傳,作米國、弭爾、弭秣賀國。唐朝譯經大師玄奘《大唐西域記》作弭秣賀國。米國其確切地理位置,有學者認為在撒馬爾罕西南。
米國是美國,不是英國,這是日本的說法。日本用「米」來代表american的me,而中國用「美」表示這個音,所以造成差異。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關於米國是哪個國家的全部內容。(來源:排行榜123網)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公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