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起和田玉的特質,我們常常會用一些專有名詞指代:比如,熟料,糯料,老熟料......等等。而且,都離不開「脂份、糯性、潤度」這些名詞!
那何為籽料的老熟?與老熟料相對應的「鋼板料」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什麼是「鋼板料」?
顧名思義,」鋼板料「即硬性很強的和田玉料種!它的質地細膩潤滑,油性不輸高脂料子,無論我們肉眼觀察還是打燈細看,基本上不見或呈現細微結構。
這樣的料子,打磨的時候稍微打磨下,脂粉感就出來了!很多鋼板料更是未曾拋光,便已經非常光滑了,如果用手電打燈,則能泛起銀白色亮光,典型的鋼板料,油性充足,底子很細!
所以也可以說,鋼板料是和田玉中的上乘玉種!
鋼板料幾大特徵:
1、聲音清脆
「聲如其玉」,這是鋼板料的一個「防偽標識」,「鋼板」一詞,就是根據其聲引發而來的。
鋼板料不僅硬如鋼板,鋼性十足,敲擊時聲音也很清脆,好像敲在鋼板上的聲音。對此,孔子形容曰:「清越以長」,「鋼板料」由此得名!
當鋼板料呈薄片或透雕、偏薄的狀態時,若是掉在地上會發出匡噹噹的聲音,清脆悅耳,而不是「空咚咚」的沉悶之音。而且較之一般的玉料,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很響亮,響度很大。這種特性,其實在和田玉身上發生的並不多!
2、密度
和田玉的密度一般是2.96~3.17左右,而鋼板料子的密度往往更高,可以達到3.2至3.3左右。若用金剛線割據鋼板料,很長時間才能割掉一小塊。
3、質地
鋼板料料子特别致密,同時肉質細膩均勻,外形平整性滑,即使沒打磨,光澤度就已非常不錯。而且,分量十足,上手感覺特別壓手!
因為密度槓槓的,渾厚穩重,整體就給人以:一塊鋼板的感覺!很多無事牌或山水牌,其實選取的都是鋼板料製作而成!
4、鋼板料僅指籽料嗎?
鋼板料的密度高,硬度高,質地細,妙就妙在其油性也上佳,這無疑是和田玉的幾個關鍵加分點——不過,鋼板料的特殊就在於它的「過剛」,而缺少了一絲絲「糯性」!
因此,很多人認為鋼板料只出現在山料中,比如著名的青海鋼板料就是「名聲在外」。但實際上,鋼板料既有山料,又有籽料!
鋼板料一詞最早指的是剛性很強、質地上乘的青海山料。後來鋼板料也指新疆和田籽料的片料,當然也包括新疆產山料,比如塔青,鋼板料只是一個名稱,並不代表產地的。
4、鋼板料脂粉欠缺嗎?
鋼板料優點真的很多,雕刻起來也是格外讓人省心,料子也浪費的少,不用怎麼打磨拋光,油性與潤度已經很明顯。
鋼板料屬於硬漢料,那種如糯米年糕的黏糯感欠缺一些,是不是其脂粉度就不高?只能說緻密性很高的料子,脂份與粉糯度相對地也不會差。
人有長短,玉有瑕瑜,以一種開放與包容的心態,來審視我們如今的玉市,其實大有「黑馬」在跑,玉質是王道,少了那麼一絲絲軟糯的鋼板料,何必對它如此苛刻?畢竟,加上這一點糯性,價格又得往上升幾個度,怎麼斟酌,看自己吧!
什麼是「老坑料」?
嚴格地說,「老坑料」是指:以前比較古遠,著名的玉石礦坑,出的料子,可能是沒有開採完全,現在偶爾會有一點料子面世,也可以是以前藏在手中的。
在最早的以前,古人玩玉,在開採玉礦前,定然先對礦脈分布、玉質優劣要經過考查,然後「挑肥揀瘦」,因為當時的交通不發達,加之很多玉石開採出來,都是敬貢給皇帝的。
所以,優先開採玉質最好玉料。這才使得老坑料玉質優異,老坑料也便成為頂級玉石的「代名詞」!
老坑料的玉質有何特徵?
具體來說,它的玉質穩定,顏色純正,質地細膩,油脂光澤,糯性十足,各方面屬性都完美,且配合得剛剛好,並且老坑料還十分適宜雕琢,不容易「起性」!
什麼是「新坑料」?
與老坑料相對應的是新坑料,即現代才開採的礦坑,在品質上,稍遜於老坑料,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坑料的意義也悄然發生變化!
就像上面所講,在最初,大家只把很早礦坑出產的料子,才稱為老坑料,而所謂的「新坑料」指的就是:現代開採出來的和田玉料,一般來說:這種老坑料都是比較熟糯的!
不過,商業有著逐利的本性,當大家都知道「老坑料」好的時候,商家就會把熟糯些的料子,都叫做老坑料,久而久之「老坑料」就成了熟糯料子的代名詞,而油性、渾厚感不好的玉石,就被稱為「新坑料」!
有經驗的行家,通常會用「熟透」來區分老坑料與新坑料,主要看其色澤、質地、以及光澤等方面,一般與老坑料相比來說:
新坑料:色澤不夠純正,玉質不穩定,加工時容易起崩口
老坑料:韌性強,品質好,油潤利索,料性純正,且更耐玩,容易「冒油」,這也正是和田玉的老坑料的價格,高於普通玉料的緣故!
其實,如今老坑、老熟都是一種概念,能真正理解這兩個名詞是一個成熟玩家的標誌,而當你玩玉成熟之時,也便能看到和田玉的成熟之貴了!
圖文素材來自網絡
轉自《合縱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