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媽媽不知道這 4 點會耽誤孩子成長

2020-01-08     美術寶1對1

當孩子長到三四歲,很多媽媽就會發現原本乖巧的寶寶怎麼變得無理取鬧呢?

蠻不講理不說,又特別任性,一旦有不滿意的地方,就大發脾氣、扔東西、打人,哭鬧不止,讓媽媽們頭疼不已。


01

孩子怎麼突然任性不聽話?


「我的」、「我就要」、「我偏不」是這個年齡段兒童常掛在嘴邊的詞語,變得特別犟,簡直是驢脾氣。


電梯非得自己按,不然,重新來一遍;

喝水非得媽媽倒,不然,哭鬧就不喝;

睡前洗澡、喝奶、刷牙、講故事一個環節都不能遺漏;

……

真的太考驗當爹媽的耐心了,每天都有揍他一百遍的心,孩子這些不可理喻的行為是專門和家長作對嗎?


02

孩子進入「執拗敏感期」了?


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表示他進入「執拗敏感期」了。


一般而言,從兩歲開始,孩子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常常會不聽從父母的建議和指令,變得非常固執已見,有時候甚至出現反抗的現象,其實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


父母大可不必有心理落差,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階段,只要父母應對妥當,孩子就不會變得任性和無理取鬧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有一組研究數據:如果一個人以 17 歲時的智能作為100%,那麼 1 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 20%,4 歲時達到 50%,8 歲時就完成了80%,到 13 歲將達到 92%。


要在 8 歲時完成智能發展的 80%,孩子就需要在人生最初的幾年快速進入各個能力的敏感期,從而促進自身各項能力的快速發展。

03

如何應對孩子的執拗敏感期?


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們合理對待孩子的「執拗敏感期」。



理解孩子


其實孩子說不,是建立自我意識,建立自尊的第一步。小孩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按自己的想法做,大人不也是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嗎。


所以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想法,可以變通的給孩子多個選擇。比如說她不想睡覺的時候,可以問她,先吃東西,還是先看書,然後刷牙,有選擇的時候,孩子更容易接受。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只要不是很危險和過分的事情,放手讓孩子去試試吧。


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其實孩子接觸的人很少,只有家長,要和孩子交朋友,努力了解孩子的想法。

陪孩子躺著床上,關上燈,握著她的手,聊聊天,感覺世界只有你和她,沒有任何干擾,一起說說話,很溫馨很親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oHbiG8BMH2_cNUg2n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