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靈籠》是否值得一看?

2019-07-29   動漫低手李嘉圖

從年初《流浪地球》火爆,再到上個月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宣布動畫化登上熱搜,上半年國內出現了一股科幻的熱潮。

中國科幻真的要崛起了嗎?難說。不過隨著越來越多製作精良,故事性極佳的科幻作品的湧現,中國科幻趕超日美,指日可待。

而就在前幾天,作為《三體》動畫版的製作公司的藝畫開天,也終於正式播出鴿了很久的科幻動畫《靈籠》,提前給二次元的科幻迷們呈上了一份盛夏大餐。

對於這部2018年就放出了PV的動畫,很多人都被這個17分鐘的超長PV所展現的超高質量給吸引了。

特別是男主馬克與女角色的(讓人不忍吐槽的)長吻,配合上戰火紛飛的背景和撲面而來的怪物,讓觀眾們不禁對正片充滿了期待。

從目前播出的前三集來看,確實可以說《靈籠》是近年來國漫中值得一看的精品之作。

從一個普通觀眾的主觀角度來講,能看到國產3D科幻動畫做到這樣的程度,令人驚喜。但是從客觀角度來說,《靈籠》也確實存在很多問題與缺點。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靈籠》這部動畫的好看和值得吐槽的地方。

1.優秀的製作質量和宏大的世界觀設定

國產動畫這幾年在3DCG技術上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雖然還存在著角色同質化、人物的動作和表情略顯僵硬的問題,但是已經基本達到不影響觀感的程度了。

而目前《靈籠》中出場的全部女角色都設計的非常有魅力,男主馬克的副官冉冰、燈塔控制室總指揮鏡南、開局不久就領了便當的佩妮、古靈精怪的艾麗卡,還有姿態妖嬈的荷光者……

甚至連路人女角色都如此好看:

雖然這美顏濾鏡打的有點過,但是從個人觀感來說,筆者並不排斥。

除了人物之外,充滿末日氛圍的廢土世界、精緻的機甲、承載人類最後希望的燈塔,都被塑造的非常形象逼真。

可以說單論製作質量,《靈籠》已經達到了優秀動畫的水準。

在高質量的製作水準之外,《靈籠》還大膽嘗試,填充了宏大的世界觀設定,完善了末日背景下的社會結構生存法則,即「燈塔三大法則」。

以下內容參考於@隔夜說動漫。

1)因為資源匱乏,所以整個燈塔社會長期處於資源按計劃分配的戰時計劃經濟狀態。

2)人與人之間禁止任何形式的非准許親密接觸,只有符合標準的上民有生育權。親緣關係也不復存在,個體的各種人際關係受到嚴格的管轄與安排。

此處為紅寇姐姐痛哭三秒。

3)強制固化階層,將基因有缺陷的人劃分為塵民,基因優異的人則為上民。前者不具有生育權,也不能充當士兵,只能從事最基礎的體力勞動。

此外,燈塔世界中還存在信仰光影之主的「光影教」,用以籠絡和統治人民,穩定民心,且光影教在燈塔中有巨大的影響力。

在第三話中,我們得知,看似臉譜化的反派黃毛教主,居然是燈塔城主的兒子。

再結合黃毛看似作死的種種腦殘行為,與馬克在戰鬥時發現的怪獸身上的人類,我們可以發現,《靈籠》也和《進擊的巨人》一樣,設定了相對複雜的背景。燈塔內/牆內也存在矛盾與權力的鬥爭,而燈塔外/牆外充滿怪獸的世界也有人類存在。

這樣的略帶轉折的劇情雖然算不上有新意,卻也為整部故事增色不少。

但俗話說的好,挖坑一時爽,一直挖坑一直爽。多少好的作品都慘死在了「只挖不埋」的大坑裡。

以上這些高大上深刻的世界觀與設定,既是《靈籠》的成功之處,也是靈籠的敗筆。

2.宏大的世界觀設定,並不按世界觀行事的人

就如上面的小標題所述,《靈籠》的世界觀設定看起來很唬人。資源匱乏,生存環境嚴峻的末世,面對不知何去何從的未來,地球上充滿危險和怪獸,所有人都處於恐慌和迷茫中……

燈塔世界中奉行的人為劃分等級、破除一切血緣紐帶和夫妻關係的規則,參考了「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的《美麗新世界》。

各個版本豆瓣評分都超高的經典之作

但是《美麗新世界》中卻完完全全地倡導人與人之間自由暢快地發生關係,他們唯一反對的只是專一的男女關係,你必須博愛,才能打消你結婚生子的念頭。

在《靈籠》中,異性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徹徹底底地被限制了。看看冉冰小姐姐看到相擁在一起的肉土時,那羨慕的小眼神:

同為反烏托邦三部曲中的另一部巨著《1984》,倒是嚴格限制異性之間的交往,但是,《1984》中所描繪的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性中,是完完全全地要求人們失去個性,成為軍事化管理下的「標準品」。

但是《靈籠》里的女性角色們一個個卻都個性魅力十足。而且她們的衣著打扮甚至比我們還要時尚,並且沒有一個統一的衣著標準。

emmm……

《靈籠》的這些看似深刻有哲理的高深設定,其實僅僅是為了讓其看起來很具有深度,而對經典的簡單模仿照搬。

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塑造了這些有魅力的女性,只是吸引觀眾的噱頭。

再說說《靈籠》中的等級制度。從目前的兩集內容來看,將人們劃分為上民塵民的標準是更優秀的基因。上民的基因更適合戰鬥、生育、生存。而塵民的基因有缺陷,不適合末日的環境。

那麼決定誰是上民,誰是塵民的標準是什麼呢?什麼樣的基因是好基因?什麼樣的基因是壞基因?

目前動畫中,僅僅給出了馬克隊長的渾水摸魚的回答:優秀的基因就是好基因。

這一卡的分鏡很贊,表現了上民的優越感

這樣牽強的回答只會讓觀眾覺得違和。而且無論是戰鬥還是日常工作,我們除了裝束和上民的態度之外,並看不出二者的區別。

而且在從飛船殘害中逃命的時候,塵民們又是撬門又是搬運物資,拿著武器和精良裝備的上民卻只是對塵民呵斥與指使。

如果要展現上民的基因的優異和塵民基因的卑劣,可以用幾個鏡頭表現塵民在戰鬥力和基因上的低下和缺陷。比如上民多次從怪獸口下拯救塵民,或者塵民有傳染疾病這樣的場景。

而《靈籠》中最讓人不忍吐槽的,非「光影教」這一設定莫屬。

在末世或者動亂中,宗教的最大意義就是穩定民心,讓人們更加團結。當然也會趁機籠絡人心,奪取政權。

但是光影教既沒有團結上民與塵民(禁止塵民老婦將心臟移植給她的上民丈夫),又沒有團結燈塔的權力階層(不停地對獵荒者小隊挑釁與質疑)。

感覺僅僅是故事需要反派,為此而設定的工具人(工具團體)。

如果隨著後續劇情的展開,光影教的設定並不是敗筆,筆者也樂於被打臉。畢竟被打臉也是寫文章的樂趣之一。

總體來說,《靈籠》確實是國產動畫中值得一看的好作品。藝畫鴿天的製作質量也被《瘋味英雄》《幻鏡諾德琳》證實過了。只要不出大偏差,《靈籠》絕對能達到優秀的水平。

很多國內觀眾被外國的經典牛逼的科幻作品養刁了胃口,總是認為做不出《黑客帝國》《2001太空漫遊》《攻殼機動隊》《EVA》這樣的作品,就代表國產動畫不行。

只是像上面那些經典,在國外也都是百里挑一甚至是萬里挑一的。

我們的電影工業化才剛剛起步,距離外國還有很大的差距,不能要求我們剛會走就跑,更不能要求我們一下子做出史詩大作。

今年其實對於熱愛動畫的人來說是非常幸福的一年。從年初的《白蛇緣起》,再到這次的《靈籠》還有正在熱映的《哪吒》,國產動畫也正在逐步擁有更規範、高效、優質的工業化體系,更好的劇本和故事。

相信在熱愛動畫的你我共同的努力與見證下,國產動畫一定會有傲然崛起,走向世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