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說、曉松奇談——高曉松的另一面

2019-10-14     剎那流轉



如高曉松所說,酒駕監獄之行,讓他思考許多,而曉說這檔節目的由來,大抵是他歷經牢獄之後的反思反省所做,雖亦有其他因素存在。

在曉說之前,我對高曉松只是停留在一個模模糊糊的音樂人形象,曉說這檔脫口秀節目出現後,一發不可收拾,一直追更至曉說在今年停止更新。這檔節目,讓我了解到高曉松的另一面,相比於之前以為僅僅音樂人的形象,曉說這檔節目讓人意識到高曉松有如此淵博的知識體量,下意識的一位才子形象映入視野。

自2013年,曉說與羅輯思維成為我每周必追更的兩檔脫口秀節目。二者風格迥異,羅胖更像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語,像拿著一把錘子敲碎你原有認知與以為,告訴你那是錯的,事情的本原是這樣這樣的。高曉松更像是一位翩翩講者,溫潤如風般帶你看世界,帶你看歷史,帶你看國家。

在經營上 ,羅胖更偏向於商業化運作,不僅經營粉絲,還依託粉絲經營社群,實驗商城,探索構築知識付費模式,整體商業意圖明顯。

而高曉松則更像一位詩者,不拘泥於商業化運作,只要有廣告商給廣告費就已足夠,在粉絲經營上,並未與粉絲與用戶之間有商業性的往來,亦不經營社群,像一位詩者去自由馳騁,內容亦是各種各樣。

所以,在口碑上,曉說並未如羅輯思維那般爭議頗多,大抵商業化本身就是容易引起爭議的,尤其動則打破原有人的認知體系一檔脫口秀節目。

高曉松與羅胖一點可愛之處,當時自嘲功夫,而高曉松更是有過之,常常拿矮大緊打趣,拿胖打趣。說到胖,會記起每次高曉松談美食時,那種哈喇子留下的話語,不禁味蕾大開。

這些年,從曉說看到曉松奇談,再到曉說,高曉松 在優酷與愛奇藝之間馳騁,再次回到優酷播放,當是高曉松負責阿里大文娛有關,畢竟優酷是阿里旗下。

曉說一名,據說是韓寒所起,高曉松與韓寒還專門在節目中對談往事,從口水戰到握手言和,到互相幫扶幫襯,二人之間聯繫愈多,尤其在《大武生》上映之時,高曉松因酒駕之事耽擱,韓寒此時力挺助陣《大武生》,這段友誼被高曉松念叨,足見感觸頗深,曉說之名取自韓寒之口,也就理所應當。

高曉松有一句話在網上流傳甚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部分人對這句話斷章取義,讓人有些無語。這句話的本意是怎樣,相信每個人一看就懂,這句話不僅是高曉松的感慨,還是他的過往所行的詮釋。

曉說開場白常常記著:路,走了44年,方向,卻不止一邊。行裝,偏愛黑色,內心,卻是此間少年,護照,48頁,但每個終點都值得讚頌千篇,旅程,左右萬里,時差卻最多一天。 世事,上下千年,卻偏要說出瞬間。2013,世界依舊很大,大到可以——「曉說」。

曉松奇談開場白也不經意間會念出:歷史不是鏡子,歷史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滾打,才不辜負功名塵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未來不是歲數,未來是禮物。讀萬卷書,才看得清浩月繁星。

這兩段開場白,無形中道出高曉松的生活、行程、內心,與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給予這節目定了基調。看曉說時,往往被他拉入一個個畫面之中,從歷史尤其南明悲歌,到世界各國比如大航海時代,再到各種旅行比如南沙群島。

《曉說》在今年停更,自此高曉松的脫口秀節目告一段落,一檔就節目做7年之久,該說的已經說盡,該聊的已經話盡,完美收工,完美收尾,也算是完美的結束。

這些年,高曉松辦起雜書館,我專門多次過去一睹書館風采,今年去了曉島,無論是雜書館還是曉島總是預約緊張,人氣夥伴可見一斑。這人氣的火爆,當是高曉松所做節目曉說與曉松奇談,讓大家了解到他的另一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YeCyW0BMH2_cNUg6L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