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溫度較往年溫度偏高,降水也偏少,有不少蒜農反應,大蒜開始出現大面積葉片黃葉、乾枯現象。具體表現症狀為大蒜植株葉尖變成紫紅色,沿葉脈逐漸向葉鞘發展,失綠變黃,嚴重的整片葉乾枯死亡。
大蒜出現葉片黃葉、乾枯,容易導致大蒜根系發育不良而死亡,即使發病較輕的植株長勢也矮,蒜薹變得細短,嚴重的不會抽薹,最終結蒜的蒜頭直徑多在5厘米左右。
一、大蒜髮生葉片黃葉、乾枯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1)偏施化肥,忽視施用有機肥和微肥,積水溶液濃度過大,造成燒根影響吸收;
(2)耕作層太淺,用拖拉機旋耕犁翻地深度在10厘米以內,土壤下層板結,下雨或澆水後,水滲不下去,在地表積存,致使黏土中的化肥不能及時滲透到地下層去,在大蒜根系附近溶液濃度過高造成燒根。沙土地由於滲透性較好,大量的化肥滲到土壤下層,降低了土壤溶液濃度,很少有燒根現象。
(3)連作地塊,不僅土壤溶液濃度過高,而且也有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導致葉片發黃。
(4)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少,造成土壤墒情差,或土壤濕度偏高;
(5)多次寒流降溫,使植株受凍;
(6)病蟲為害;植株缺鈣、鎂等元素;
(7)除草劑藥害,在大蒜播種後出苗前使用除草劑(如乙草胺)過量。
上述均易造成黃葉、乾枯症狀。
二、防止措施
(1)選檉無傷無病、單粒重5克以上的潔白蒜瓣作種蒜。
(2)最好與小麥、玉米、瓜類、豆類、茄果類、馬鈴薯等作物實行3年輪作。
(3)合理施用基肥。深耕土地25~30厘米。重茬地播種前,每畝撒施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5~6千克消毒殺菌。
(4)化肥施用應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翌年春季返青後,在蒜薹及蒜頭形成期,及時結合澆水追肥。在日平均氣溫20~22度時播種,覆蓋地膜大蒜播期較露地播期再推遲7~10天,越冬前幼苗要達到壯苗標準。
(5)土壤濕度大時,中耕散墒。發生葉片發黃後,應立即澆灌冷涼的地下水,一方面降低地溫,防止高溫損傷根系,一方面冷涼的地下水中含氧量較高、可減少根系窒息的危害,同時,可降低土壤溶液濃度。早春返青時噴施天然蕓薹素,增強葉綠素的光合作用,促進植株養分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