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為幫助廣大梨農走出銷售困境,希望大家有限購買盤古鎮優質鴨梨。」今年開春以來,河北滄州青縣盤古鎮200多萬斤的盤古鴨梨受疫情影響滯銷,2月26日,河北青縣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出了求助倡議。新京報記者獲悉,滯銷農戶主要涉及盤古鎮4個村,目前鴨梨多在地窖和冷庫中存放,最多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儲存期。有的村書記告訴記者,倡議發出後,自己收到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愛心消費者的求購信息,但距離青縣較遠的消費者則被「勸退」,他說「這個季節的梨禁不住長途運輸,害怕遠方的人收貨後失望,但十分感激這份愛心」。
盤古鎮內,許多梨農家中還有兩三千斤梨。受訪者供圖
二百萬盤古鴨梨滯銷青縣
皮薄,甜脆,水分大,盤古鴨梨是滄州青縣的特產,鎮上包括大盤古村、小盤古村、南王莊村、大興莊村等四個村是產梨的主力。每年開春二月,青縣盤古鎮的梨農們都得「兩頭忙」,既要賣出年前剩餘的少量鴨梨存貨,又要惦記著修剪梨樹的枝條。但今年,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曾經奔走賣貨的果農卻再難忙活起來。
大盤古村書記劉世德說,從前果農們會把梨拉到天津、北京的一些批發市場去賣,也有收購商來村裡收,今年因為交通的原因,收購商也就沒再來。「還有的果農會把梨拉到大集和周圍縣市上去賣,這會兒很多市場都停業了,雖然在逐步復工復產,但買東西的人還是不多,這也影響了銷路。」小盤古村書記張增來補充道,擱在以往,盤古鴨梨是從不愁賣的。
張增來說,鎮上共種了五千多畝梨樹,每年秋季,要趕上果蔬大年,鴨梨的產量能夠達到1000餘萬斤,即使是小年,也有700萬斤-800萬斤的產量。「隨著鴨梨陸續成熟,果農們在臨近農曆新年前兩三個月就能賣出絕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則會在開春後銷售一空。但我昨天走訪了村裡的農戶,每家地窖里還有兩三千斤梨沒有賣出。」
盤古鴨梨的收穫期已經過去多時了。農曆新年過後,盤古鎮共有二百多萬斤鴨梨滯銷,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眼看著過了最佳的儲存期,果農心裡更急了。
庫存的鴨梨擠滿了冷庫和地窖。受訪者供圖
怕砸招牌捨棄遠距離運送
2月26日,青縣盤古鎮政府發出了《盤古鴨梨滯銷 廣大梨農發出求助倡議》的倡議書,多地事業單位、經銷商、商超以及愛心人士與鎮里的村莊取得了聯繫。
張增來說自己這幾天沒有在夜裡十二點前睡過覺,這一天裡總有接不完的電話和微信好友驗證,「都是來買梨的,有超市和各個單位,大多數是愛心消費者。」這些消費者不僅有當地人,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但來自遠方的愛心還是被張增來一一道謝並回絕,「雖然很多朋友都是為了獻愛心,我們也確實需要幫助。但路途遠的話,物流沒有保障,我們害怕梨會在運輸中磕碰、變質,所以要是收貨地很遠,我們寧願不賣。」劉世德也說,在這個節骨眼,聯繫了自己的電商也不少,可是儲存到這個季節的梨已經禁不起長途運輸的折騰,所以不再準備通過線上銷售。
書記們都很實誠,他們說對於盤古鴨梨來說,頂頂好的賞味期限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梨雖然也特別甜,還有盤古鴨梨的味道,可比起年前的梨來,還是有一點差距,「如果再經過長途運輸,恐怕會砸了我們的招牌,不希望等到明年,大家都不敢買了。」
呂治中是青縣豐稔農業公司的負責人,他向記者講述,目前鎮上對於鴨梨的儲存方式共分兩種,一種是將梨放在農戶們的地窖中儲存,另一種則是放在冷庫中。「存放在冷庫里的,品質會更好一些,大概還能存放一個月。當務之急是窖藏的鴨梨。」呂治中說,因為自己在天津、北京、保定都有許多客戶,也是京津冀農產品聯盟的成員,現階段已經聯繫到了商超,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村莊銷售滯銷的鴨梨。「我們目前已經對接到盤古鎮最南邊的大興莊村,會優先解決小農戶的滯銷問題。」
新京報記者獲悉,截至今日,盤古鎮已售出滯銷鴨梨一百萬斤左右,但仍還有一百餘萬斤在鎮上的地窖里、冷庫中,等待買主。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何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PPvknAB3uTiws8Kui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