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蹤之後,帖木兒為何要派人尋找?學者:他是個聰明人

2020-08-17     昭武觀史

原標題:建文帝失蹤之後,帖木兒為何要派人尋找?學者:他是個聰明人

公元1404年,中亞之王帖木兒下令遠征明朝之前,曾找了一個讓自己「師出有名」的藉口,當時的帖木兒認為明成祖朱棣背棄了其父朱元璋的遺願,從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奪走了皇位,他要以幫助建文帝恢復皇位的名義來入侵明朝。而且在帖木兒準備出發之前,還曾這樣對明朝的使臣說道:「你們的朱可汗弒侄叛父,是一個壞人,我現在就要去討伐他」。

朱棣的畫像

建文帝朱允炆出生於公元1377年,由於自己的長兄朱雄英早逝,導致朱允炆開始被朱元璋視為嫡長孫,而朱元璋則非常喜歡自幼便聰明好學而且非常孝順的朱允炆,他將朱允炆視為自己的繼承人,並且開始對朱允炆進行培養。在朱元璋去世之前,曾命令駙馬梅殷輔佐新君朱允炆治理國家,當朱元璋去世一個星期後,朱允炆便在南京繼承了皇位。

朱元璋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將皇位「傳孫不傳子」的皇帝,而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的行為,對朱允炆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為當時的朱允炆只有二十一歲,他的叔叔們大多還都健在,而且很多都手握重兵。而建文帝登基僅僅一年之後,他的四叔朱棣便以「清君側」的名義在北方起兵,這場歷時近三年的戰爭最終以朱棣的勝出而告終,史稱「靖難之役」。

影視作品中的朱允炆

當朱棣率領的燕軍攻陷南京後,南京城的皇宮中發生了一場大火,而建文帝也從此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在那場大火中殞命,也有人說他在喬裝打扮後逃出了南京城,總之,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謎團。而這場明朝皇室之前的奪權戰,卻讓中亞之王帖木兒牽掛不已,野心極大的帖木兒一直有著東征明朝的想法,他認為自己事業的最終目標,就是征服東方的土地。

在得知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下落不明後,帖木兒曾派出許多探子前往東方偵查消息,這些帖木兒帝國的探子,以商人和使臣的名義前往明朝境內,四處尋找失蹤的建文帝。老謀深算的帖木兒,之所以要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就是為了給自己東征明朝的行為找一個合理的藉口,如果帖木兒能夠成功找到建文帝,那麼他就能以幫助建文帝恢復皇位的藉口,對明朝發動一場「名正言順」的戰爭,而這個計劃對於朱棣則是非常致命的。

帖木兒帝國的商人

如果帖木兒能夠在和明朝的戰爭中勝出,那麼他就會讓建文帝成為自己的傀儡,帖木兒曾做過許多類似的事情,他在遠征金帳汗國和印度的時候,都曾在戰爭勝利後扶持一位效忠自己的傀儡君主。曾有學者認為,從帖木兒的這個舉動就能看出他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君主,他並不是一位只懂得通過高強度戰爭來解決問題的指揮官,如果他打著幫建文帝恢復皇位的名義入侵明朝,極有可能造成明朝宮廷的分裂,因為在那段時期,建文帝的支持者大有人在。

但是想要找到建文帝的下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不僅僅是帖木兒在尋找建文帝,從建文帝手中奪取皇位的朱棣也在不斷派人尋找自己的這位侄子,因為朱棣從侄子手中奪取皇位的行為畢竟不光彩,如果建文帝真的還活著,那麼就會成為朱棣最大的威脅。

帖木兒和自己的士兵

可是到了帖木兒決定東征之前,他派出的探子仍然沒有找到建文帝,然後帖木兒便想到了其他辦法,他打算在行軍路上尋找一位和建文帝相貌相似的居民來冒充建文帝,以此來達到自己可以「師出有名」的目的。雖然帖木兒的這個行為非常聰明,但是聰明總被聰明誤,帖木兒雖然老謀深算,但是他畢竟是一位中亞人,對明朝人的文化和思維並不了解。

就算帖木兒真的找到了建文帝,他也不會在明朝一呼百應,因為建文帝曾經的支持者,如果得知建文帝投靠了一位來自中亞的突厥化蒙古人,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不再支持建文帝,而是選擇幫助朱棣打贏來犯的外族軍隊。當帖木兒集結軍隊準備東征之前,便出現了前文中的對話,當時的帖木兒仍然想要以幫助建文帝恢復皇位的名義入侵明朝,不過到了1405年的2月,這位中亞之王的壽命便走到了盡頭,他的東征明朝之旅也只能不了了之。

參考資料:《帖木兒帝國史》《明實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PDD-nMBd8y1i3sJX9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