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住過院,才知道健康的可貴。但隨著這些年物價的上漲,看病都感覺看不起。於是,越來越多家庭開始考慮購買保險,但是買保險又怕被坑怎麼辦?
今天,我們通過「女子患腦動脈瘤,70萬重疾險拒賠」的案例說起,同時,我會告訴大家投保的小秘密,教大家一些防止保險拒賠的知識,希望能幫到大家!
1、真實案例
2015年 10 月,28歲謝女士在生完孩子後,感覺身體大不如前,於是購買了幾份保險。想著保保平安,後來也就沒有在意,沒想到不到1年意外就發生了。
2018 年 3 月,謝女士在四川出差時突然暈倒,被同事送往醫院,發現是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需要醫院緊急手術治療。謝女士家人面對隨之而來的大筆醫療費,想到之前買的重疾險,便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結果卻遭拒賠!
拒賠理由:謝女士患的大病沒有實施特定手術,不能理賠!
2、案例分析
謝女士丈夫無法理解,當時都說是大病確診即賠,和做什麼手術又有什麼關係?
對此,保險公司解釋他們也沒辦法。
原來,謝女士的情況屬於「破裂腦動脈瘤夾閉手術」,保險合同規定的要求實施 「開顱手術」 才能獲賠,而醫院實施的是「微創介入手術」(腦血管腔內支架置入術、顱內動脈瘤栓塞術),不屬於保障範圍,也就不能理賠了。
破裂腦動脈瘤夾閉手術:指因腦動脈瘤破裂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被保險人已經實施了在全麻下進行的開顱動脈瘤夾閉手術。腦動脈瘤(未破裂)預防性手術、顱骨打孔手術、動脈瘤栓塞手術、血管內手術及其他顱腦手術不在本保障範圍內。
由於謝女士買的保險比較早,那款保險也沒有附加輕症,不然也可以按照重疾險保額的20%左右,拿到一筆十幾萬輕症保險金了。
那麼,重疾險理賠就沒有辦法了嗎?其實,還是有的。
3、不符合理賠標準,如何理賠?
癌症並非不治之症,我也遇到一些大病病人,有時候患癌的恐懼比癌症本身更可怕,特別是得知患癌的一段時間不少人常常被噩夢驚醒,精神狀態很差。買了重疾險確實是一份保障,但是如果不注意一些保險細節,一邊生病一邊理賠有問題,真的不希望大家這樣。
對此,我就將近些年重疾險理賠遇到最常見的幾點問題分享給大家,希望給幫到各位:
1、不符合理賠標準,如何理賠?
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現在一些重疾的理賠標準就顯得有點高。比如謝女士所患疾病是符合條款約定的重大疾病,但醫院為其採用低風險的微創介入治療,不使用更選擇高風險的開顱手術。對於這樣的情況,國家的法律法規給我們留了個後門——合理期待原則: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保險公司應當尊重被保險人接受合理醫療服務的權利,不得設置不合理的理賠條件。保險公司的疾病診斷標準應當符合通行的醫學標準,並考慮到醫療技術條件發展的趨勢,不得因為診斷標準與合同約定不符而拒賠。
由此,謝女士通過法院的法律認定,最終獲得的理賠。
法院認為:客戶購買重疾險的目的,是為了在患病時得到經濟保障。而對治療方式的限定,顯然不符合民眾的通常理解和合理期待。被保人在罹患重疾時,有權選擇更先進、更科學、手術風險更小的治療方式,而不是為了獲得理賠而故意選擇開顱手術。
2、重疾險不是確診即賠
另外需要注意,現在的重疾險有保100多種大病的,但是不是所有重疾都是確診即賠。惡性腫瘤(癌症)因為發病高,危害大是確診即賠的;所以,重疾險一定要附加輕症保障,有時候重疾的嚴重標準達不到的大病,我們可以使用輕症獲賠,也是一筆不少的錢。
其實,保險買對了,一種就夠!但買錯了,就是一堆廢紙!那麼,我們如何讓一張保單,成為家庭最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