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一出生就是用來玩的嗎?

2019-11-07   攝影早自習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的1190天。今天晚上8:00整我會有一個直播的講座,是免費的。直播的內容是我們每年一度的「雙十一攝影人剁手指南」,我會教你怎麼剁,會教你哪些坑不能踩,如果你有哪些想剁又不敢剁的東西,你也可以在直播現場向我提問,我盡力的為你解答。

觀看直播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點擊本文底部的藍色「了解更多」,我們會8:00整準時開始,計劃一個小時內結束。

Photo by Jordan Whitfield on Unsplash

  我們今天來聊些什麼呢?昨天、前天我們有聊到LOMO相機對吧,在昨天的早自習後方有一位叫做「chevy」的同學就留了一句話,他說「相機發明之初就是用來玩兒的,所謂「專業」,也是為了玩兒得更專業罷了。」

  從攝影史上來說可能還真有點問題,我想給大家稍微普及一下。很多藝術形式其實它剛開始被發明的時候都不是用來玩的,它們都是有非常確切的用途的,比如說雕塑它最開始就是為王權服務的,用來做祭祀活動的。然後繪畫,這個畫家,大家現在腦子裡畫家都是閒著蛋疼沒事幹的人去畫畫,是吧?但是實際上當初的畫家就是個職業,他們就是為王公貴族畫肖像,然後人家給他錢。對,就是這麼一個非常明確的,就是一個生意的事兒,這就是畫家最開始的一個狀態。

  當然,後來慢慢也發展出了裝飾藝術。在裝飾藝術之後可能畫家的生存方法也變了,他們不再是由甲方明確給他們錢,然後他們拿錢辦事。而是變成了他們創作一些藝術作品,然後由整個社會來養著他們。比如說一些所謂的基金或者是一些畫廊來代理他們的作品等等,他就不再是那種非常直接的服務的關係。

  攝影其實也是一樣的,最開始發明的時候當然是實驗室產品,大家想盡辦法的去用化學藥水留住影像。但是一旦它技術成熟以後,它第一個被應用的其實就是新聞業,就是新聞攝影,對不對?接下來攝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都是步了繪畫的後塵,就是為那些非常有錢的人拍肖像照(口誤,應為肖像照在先,新聞攝影在後,特此糾正。)。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互相影響的事情就是當攝影開始拍肖像照以後,繪畫發現自己明顯不如人,於是繪畫就開始走向了抽象,走向了純粹的一種裝飾,走向了一種思想的表達。總之,就是繪畫開始做那些攝影做不太到的事。

  總之,攝影師在最開始就是一種職業,攝影就是用來辦事的。只不過到了後來,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攝影的普及,包括135膠片的普及(就是那種小相機的普及),還有數位相機的普及,還有手機攝影的普及,一次、兩次、三次的普及以後,攝影變成了有越來越多的玩的成分。

  那麼今天我說這些就是藝術史里的一點點小知識,大家聽一聽就好了。這樣的知識看上去雖然不太實用,但是實際上它們累積起來以後就能幫助你理解「攝影」到底是什麼,你對你正在做什麼、正在拍什麼就更加的清楚了。

- 11.11 攝影人剁手指南 -

「11.11」 攝影人剁手指南

【直播時間】11月7日(今晚)8:00

【講師】葉梓

【觀看方式】點擊文末藍色「了解更多

  好吧,今天我們就先聊這麼多,別忘了今天晚上8:00有我的直播課,點擊文末藍色「了解更多」就可以觀看了。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190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