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一連暴看12集《全職高手》之後,筆者又在本周更新日第一天的第一時間,觀摩了剛剛更新的第13、14集。
這兩集中,最有劇情亮點的莫過於,葉修打出一個獨家必殺技「龍抬頭」,至此電競大神「一葉之秋」的身份徹底掉馬,不但讓葉修與陳果的關係從「聽話的員工與嚴厲的老闆」瞬間切換為「高大的偶像與崇拜的迷妹」,也引起了電競圈內外的大震盪。
所以,這裡我們便可以了解,為什麼不管觀眾評論還是業內評論,都會稱之為第一部「真正的電競劇」,其根本就在於,這部劇所有的劇情的推進、人物的揭示、關係的反轉,都是由電競本身所推動的。
圖片來源:豆瓣
那麼,什麼才稱得上「真正的電競劇」呢?《全職高手》為什麼稱之為「真正的電競劇」?
筆者以為,因為它不僅神還原了一部電競小說的IP,更是神還原了一個電競生態的原貌。它能通過一部劇集,讓觀眾仿佛「生活」到電競人生之中。
1
「電競圈層」的神還原
相較此前我們看到的具有電競元素的劇集不同,《全職高手》之所以能夠稱其為一部「電競劇」,便是在它並非僅僅聚焦主角自身,而是通過葉修這樣一個主角牽引出了一個「群像式」的電競圈層。
當然,葉修本人也是非常典型的、人物飽滿的角色,他既有電競大神高高在上的一面,也有老闆面前「弱小無助有點慫」的一面;他既有對喜歡的後輩溫暖提攜的一面,也有對鄙視的選手冷酷無情的一面。
但本劇好就好在,不僅僅只有葉修一個有血有肉的電競人,而是有一群有血有肉的電競人——
首先,由葉修為主線,牽引出了電競圈層之中的各大公會與各個戰隊。
霸圖戰隊、嘉世戰隊、微草戰隊、藍雨戰隊……各大戰隊仿佛撐起這個領域的幾大台柱一般,搭出了電競人成長、表演、綻放的舞台。
為了更加凸顯各隊的氣質差異,劇組在其戰隊服裝設計與公會場景設計之上也花費不少功夫。比如最新幾集重點刻畫的霸圖戰隊,因為其戰隊整體勇猛彪悍的打法、血氣方剛的「霸圖精神」,以及靈魂人物韓文清濃墨重彩的個人色彩,因此關於霸圖戰隊的視覺呈現以黑紅這種具有一定壓迫感、力量感的設計為主。所以,每個戰隊、每個公會有怎樣的價值觀,靈魂人物有怎樣的性格特質,幾乎一目了然。
霸圖戰隊
微草戰隊
藍雨戰隊
嘉世戰隊
而葉修與他們的關係也有一條鮮明的主線,前8集葉修幫助各大戰隊打副本,由此激起了各大戰隊的相互「廝殺」,此舉將原本太平的電競圈兒攪得不得平靜;第9集七大戰隊在人挑唆之下,聯合起來圍剿葉修剛剛組建的小團隊。
其次,亦是由葉修為主線,帶出了非常多色彩鮮明的人物。
比如嚴謹的王大眼,他會用「微草戰隊考核表」嚴格地考核每一位隊員,認真記錄、分析每一位隊員的優勢、劣勢,又要如何進行指導;
而自負的孫翔,他雖然非常專斷、個人主義,但是在老闆想要放棄葉修之時卻表現出對葉修本人實力的敬意,很多網友表示,這個改編讓孫翔這個人物更加鮮活;
又好像話癆的黃少天,他雖然喜歡損人、嘴有些壞,在賽場上打招呼稱沐雨橙吃多了、變胖了,在遊戲中嘴碎得讓自己喘不過氣,但卻在葉修最需要外援的時候總是偽裝一番地前來助陣;
曾經自卑的喬一帆,在剛剛出場時是備受隊友奚落、嘲諷,稱之為「飲水機男孩」,他甚至懷疑自我,想要放棄電競,卻在葉修的指引之下找到了自我,發現了長處——他非常善於團隊配合,只是之前無人發掘。而找到自信的他,則在與葉修團隊的配合中,打出了漂亮的「二詭拍陣」,驚艷眾人;
而在掙扎底層的包子,他的本職雖然只是一個倉庫物流管理員,但是依然陽光向上、積極生活,電競給了他生活的動力與理想的支柱;
如今已為大神的喻文州,多年之前他卻是全隊最弱、瀕臨淘汰之人,身體素質偏弱讓他不可能在手速勝人一籌,他便窮則思變地另闢蹊徑,一遍一遍地進行10秒戰術訓練,終於成為電競圈中戰術最強的人物。
再比如13集重點刻畫的人物——霸圖隊長韓文清,他是一個「電競人」職業生涯的縮影。26歲的他已經被稱之為「老將」,他的壓力不但來自於年齡,甚至還有賽場上對手的奚落,而他卻是越激越強之人,一舉擊敗奚落他的孫翔。他說,「總有一天,我會離去、會被打敗,會離開榮耀,但不會是今天,不會在這裡」。這是霸圖人的精神,或許也是電競人的寫照。
還有驕傲的唐柔、善於精算的昧光、反差萌的藍河……我們看到《全職高手》的每一個人物,都有非常突出、記憶點強烈的性格色彩,都在電競的圈層中,不斷成長、變化,擁有各自的前史、命運、邏輯,都非常有趣、豐富、獨立、是讓人關注的角色,而非只服務主演的單薄角色,由此呈現出一副千人千面的電競圈層浮世繪。
所以,本劇之所以可以稱之為「真正的電競劇」,便是它拍出了電競圈層的百態人生,視野開闊、格局放大。它不是一個人的電競,而是一群人的電競。正如劇中的名台詞所說「榮耀,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世界。」
2
「電競生活」的神還原
電競人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之前,並沒有什麼同類題材作品完整、正面、大篇幅展現給觀眾看,我們多看到的只是套用電競這個職業背景之下的普通生活,吃飯、睡覺、約會云云此類。
而《全職高手》高度集中在「職業生活」的一面,這恰恰是觀眾關注電競這樣一種垂直細分的「職業劇」的重點所在,也形成了本劇筆者認為會在後續輿論持續發酵、走高的核心優勢。
所以,本劇把幾乎所有篇幅都集中在電競人真實職業生活的三大要事:
訓練、復盤、打比賽。
而為了還原這個真實的職業生活,需要兩個基本條件——
其一,需要還原電競生活「虛實結合」的屬性。
電競人的真實生活,便是透過電腦穿梭在現實時空與虛擬時空,進行雙時空的無縫對接。為什麼我們在其他電競元素劇集中鮮有看到這一屬性,便在於要達到這種虛實結合難度非常之高。
為了完成這個屬性的還原,《全職高手》啟用了動作捕捉、面部捕捉、實時引擎拍攝、Enlighten 動態全局光照等技術。無怪乎現在網絡發酵的關於《全職高手》的評論都在談其特效,這些特效不但完成了它在劇中表現電競生活虛實交加屬性的功能,還為國內觀眾創造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為國劇創造一個全新的行業標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其二,需要還原電競生活真實發生的場景。
《全職高手》的故事主體集中於與電競相關的三大場景——電競網咖、電競公會、電競比賽場館,以及榮耀訓練營、粉絲應援會等周邊場景,僅僅圍繞電競主題進行呈現。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劇不懸浮、很紮實的原因——它深扎在屬於「電競劇」的現實主義土壤中。
而這幾大場景在某種程度也參與了《全職高手》的整體敘事——
電競網咖,一來是葉修團隊的大本營,二來更是一個關於電競的、開放的、公共的輿論空間;
戰隊訓練場,則是展現各個戰隊不同訓練狀態、不同團隊氣質的不同分支,溝通塑造完整的電競生態;
電競比賽場館,則是將劇情推向高潮、將人物進行集中的大群戲的舞台,完成激烈的、正面的彼此對抗。
所以,這三大故事場景,既有內部私密空間,也有公共輿論空間;既有輕鬆愉悅的生活場景,也有緊張訓練的工作場景,亦有矛盾爆發的賽事場景。三者聯動,不但能詮釋電競人生活的真實感,也能完成電競劇節奏的戲劇感。
3
「電競專業」的神還原
網絡評論中,還有一類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的評論——
「看得我都想去打電競了!」
是的,這部劇不是讓人看得想談戀愛了,而是讓人看得想打電競了。
此前,大多所謂的「電競劇」,電競只是元素、只是外衣,所以自然只有淺嘗輒止的專業呈現。而《全職高手》的突破則在於,它將電競的「專業性」視為本劇的一大核心——
對電競角色中各種職業進行詳細展現,比如散人、槍炮師、術士、劍客、召喚師,幾乎遊戲當中的經典職業都進行了展現,讓觀眾知道他們各自的長短、分工;
還有線上不同人物的不同技能展示,比如影分身、龍抬頭,其中,龍抬頭更是葉修的必殺技,為了更好地呈現,主演必須特別學習這些操作與轉化才能在鏡頭面前真實表演;
以及戰隊團戰的戰術陣法,如梟首戰術、鎖一放四戰術,而結合到劇情當中,它也幫助劇情的推動、人物前史、性格的塑造,比如「鎖一放四戰術」便是嘉世戰隊與藍雨戰隊中喻文州所用陣法,將孫翔的一意孤行與喻文州的善於謀劃刻畫的淋漓盡致。
據了解,為了還原本劇的專業性,《全職高手》與OMG職業電子競技俱樂部合作,給予劇組場景上的指導。並且根據人物特色、遊戲職業,特地請來了DNF前職業選手作為專業老師對60多位演員進行手把手指導,幫助演員設置專門的操作狀態與按鍵方式,所以,我們才在《全職高手》中看到大量手部特寫的鏡頭。
1號結語
正是因為《全職高手》用一整部劇紮根電競生態,用一整部劇展現這群電競人真實的悲歡、榮辱、起落,它才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競劇」所特有的氣質、風貌與品格。
所以,在還原了「電競圈層」「電競生活」與「電競專業」之後,《全職高手》的落點,其實要去還原的是屬於電競人的「電競精神」——
它不是個人主義的,而是需要團結協作的;
它不是只靠天賦的,更要通過勤勉練習的;
它不是只靠蠻力的,而是需要戰術、經驗、判斷力的加持的。
他們有各自的利益、各自的公會,但也願意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基於惺惺相惜、願意開放心態。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電競也有電競之道,而屬於他們的「道」,便是「尊重實力更尊重品性」。
筆者相信,觀眾之所以評論它為「真正的電競劇」,不只是外在神還原的人物、場景與技藝,或許亦在於還原了這份獨屬於電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