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上提到了八件事,可助你生於凈土,也可幫你積累到更多的功德福報,若能平時經常做這八件事,《維摩詰經》上說:「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凈土」。
第一件事:饒益眾生而不望報。
我們平時去積德積福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行善布施,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眾生,不過在做這件事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利益一切眾生後,不要要求回報,如果你幫助他人,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回報,這不是真善,而是偽善,只有真善的行為,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功德利益。
第二件事: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
對待一切眾生,都要學會感同身受,用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心態,對待一切眾生,願意代替一切眾生,承受種種痛苦,把快樂和福報布施給他人。令他歡喜,則我無憂。
這種行為就是菩薩行,雖然我們普通人很難做到這一點,但至少也要向范仲淹學習,儘量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第三件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對待一切眾生,都要恭敬,不要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而去改變自己的內心,無論對待領導還是下屬,無論對待富人還是窮人,都要用一顆平等的心與之相處,就算對待小動物也要學會尊重他們的生命,不要有分別之心。
第四件事:於諸菩薩,視之如佛。
對待一切眾生內心不起分別,對待一切菩薩,要想對待佛一樣,因為前佛入滅後佛未生時,世間的一切善知識或菩薩,就如同佛一樣,雖然他們此刻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他們是依佛的教化在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對待身邊的善知識或菩薩們,要想對待佛一樣才行。
第五件事:所未聞經,聞之不疑。
很多初學佛法者,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某佛經是偽經,希望當你聽到未曾聽過的經典時,先不要懷疑他的真偽,先以信為主,在通過學習求證後,依三法印去印證,最後深信不疑。千萬不要不經過求證就盲目去懷疑佛經的真偽,這樣的行為非正信佛法。
第六件事: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學佛,無論你達到了什麼樣的成就,都不要瞧不起聲聞,不要與聲聞相違背,因為很多菩薩都是由聲聞逐漸修成的,聲聞是基礎,所以要正確地看待聲聞,不要與之違背。
佛圖
第七件事:不嫉彼供,不高已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
不要去嫉妒他人的功德,也不要去炫耀自己的功德,這樣做不僅可以調伏自己的心念,還能積累福報,不讓功德被損耗掉。
第八件事: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
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不要責備他人的過錯,凡夫總是喜歡去議論他人的過錯,而不懂得反省自己,而智者總是喜歡觀察自己,修正自己,而不見世間過。
若能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不去說他人是非對錯,便是積德積福,功德一件。願一切眾生,都能早日成就八法,生於佛國凈土。感恩閱讀與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