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3月9日訊(記者 李夢雨 通訊員 徐洵)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來到河口區六合街道東壩村,幾台挖掘機正在修築蝦池,農戶們帶著口罩正在忙碌的查看蝦池情況,現場一片繁忙的勞作景象。
河口區六合街道東壩村村民潘樹彬站在自家正在挖的蝦池旁,滿臉笑容,「有了這17多畝蝦池,我們的日子會更好。」2018年,通過村內組織學習,潘樹彬走上了南美白對蝦的養殖之路,「去年,20多畝蝦池掙了30多萬,今年,想繼續擴大規模,修完蝦池再消毒培水,到5月份就可以投蝦苗了。」
為推動村經濟發展,今年,東壩村「兩委」班子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不斷學習產業發展經驗,結合本村實際,確定了一條適合東壩村的「上林下漁」產業發展之路。根據自願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村民發展經濟林種植和南美白對蝦養殖產業。
「怎麼消毒、怎麼投種,如何培水.....這一系列因素會直接影響蝦的產量。」東壩村黨支部書記寧觀海說,「為幫助農戶解決技術難題,村裡會定期邀請專家,通過網上課程或現場指導等方式,為農戶傳授養殖技術,確保高產增收。」
目前,該村已有18戶農戶發展養殖200畝,種植經濟林500畝。「下一步,我們會帶動更多的村民發展產業,同時,我們也正籌備成立合作社,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做好統購統銷等服務,全面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東壩村黨支部書記寧觀海說。
為服務農業生產,六合街道全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修建養水站,並加快主幹河道河王渠一支、七乾渠、義興溝等清淤清障,確保溝渠引水通暢。同時,坑塘蓄水80萬立方,為農業生產、種植、養殖用水做好保障。在各項措施推動下,六合街道農業生產正在有序進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xK_wXABgx9BqZZI4a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