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美國父母如何對孩子說不

2020-12-02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美國父母如何對孩子說不

許多人都覺得美國人教育孩子一定是自由啊、放縱啊,美國不是講民主嘛,美國的孩子一定是最自由的啦,其實這是我們的誤解。

200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父母培訓學院副教授塞斯婭-懷斯寫了一本書,要在中國出版,這本書名叫《別鬧了孩子》,副標題叫「父母要敢於對孩子說『不』並堅持到底」,裡邊寫了大量父母如何懲罰孩子、批評孩子的方法。

中國的南海出版社請我給這本書作序。這本書我一看就很喜歡,我就給她寫了序言,題為《對孩子說「不」是成年人的責任》。

比方說,父母帶孩子去逛商店,之前要規定好:「今天出去逛商店不能隨便要東西,你只准買幾美元之內的東西,超過的不能要,你如果要了,馬上把你帶回家,下次不帶你來了。」包括和朋友約會,父母也跟他說好:「不能隨便要東西,否則我們就會派一個人把你馬上送回家。」

很多美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很嚴格的。

幼兒園的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呢?強行隔離,強行拉開。跟別人爭執,拉開,把他按在椅子上,坐著不許動,強行隔離。美國人有很多種方法。

在未開始購物前,美國父母就要給孩子打「預防針」。在汽車內或商店外,美國父母就會提醒孩子要記得規矩並執行規矩。

比如,某天下午,爸爸決定買一件玩具給女兒,獎勵她早餐做得很好,那麼進商店前一定要講清楚,這次的特殊待遇就是獎勵她家務事做得好。下一次再採用同樣的獎勵方式,一定要等一段時間,免得讓孩子認為這是本來就應該有的。

在購物開始後,如果孩子還是因為自己的要求沒被滿足而哭鬧,美國父母會告訴孩子,自己不會理睬他的無理取鬧,時不時問問他哪種蘋果或者香蕉看起來更好,以轉移其注意力。

如果孩子還是哭鬧不止,甚至大發雷霆,父母不會給予理睬,並有可能裝出不認識這個不老實的傢伙的樣子。

他們不會把孩子拉得太遠,以免嚇著他,而是不管孩子做什麼,父母都安靜地等孩子跟上來,只要真的做到了不予理睬,兩三次後,孩子就會懂得父母不會讓步。

如果孩子繼續哭鬧,而且時間也不早了,美國父母還會讓孩子進行選擇:「我們要走了,你是想自己走,還是要我們帶你走?」如果孩子還繼續表示不滿,父母一般會徑直朝大門走去,但是步伐很慢,心中有自信,他們會確認孩子能夠看到自己,自己也知道孩子的位置,但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目光的接觸。

孩子一般會極不情願地跟上,在他跟上來後,美國父母會給他一個「歡迎回來」的表示,這個時候美國父母一般會給孩子留一點面子,比如,擁抱一下,或者邀請他評論一下剛買的貨物。

如果孩子繼續賴在地上大鬧,美國父母會鄭重地警告孩子,讓他明白這樣做的後果。比如,父母會說:「如果你現在不跟我走,就沒有時間去寵物店看小貓了。」用取消原定計劃中孩子期盼的事情來對孩子進行相應懲罰,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不當。

儘管美國父母會對孩子說「不」並堅持到底,他們也會時刻準備表揚孩子。因為當沒有人對孩子有所反應時,孩子會自感無聊,當他平靜下來時,要給予他積極的關注,比如讓他再次參與購物。

可以給他布置一些特殊的任務,為孩子能夠取得父母的關注創造條件。比如,讓他在兩罐番茄醬中選擇一罐,或者讓他按照你的需要挑選適量的橘子等。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時,最終他會懂得,父母為什麼要買這些商品,而不買另一些,也會明白並不是父母自私或小氣,而是因為事先有購物計劃和花錢的預算,這樣孩子就會逐步建立明晰的行為界限和準則。

北京市萬泉小學 | 李丞稷

座右銘:愛與智慧是人生至寶。

斜槓父母 | 來源

羅天林 | 編輯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lhIJXYBjdFTv4tAHB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