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的一種常見病因

2019-07-27     宮頸癌學堂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年輕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要說這個病名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但是要說起痛經來,估計很多人就會有了,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很多子宮內膜異位症背後的病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經常被描述為「盆腔的沙塵暴」,因為它涉及的病變範圍較廣,通常會累及到腹膜(肚子內覆蓋器官表面的一層膜)、卵巢、陰道直腸膈等位置,簡單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說本來是在子宮裡面每月發生的內膜剝脫、出血的內膜,跑出了子宮,在別的位置上長出來了,每月月經的時候,它也跟著出血,因此產生了種種病灶的結果。

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疾病往往比較頑固,一旦發病,往往伴隨著女性生育期數十年時間,因為比較頑固,也經常容易復發,所以也被稱之為一種良性的癌。迄今有關其治療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有什麼症狀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為常見的症狀,當然痛經未必一定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畸形、炎症也可能是導致痛經的病因,但是可以說有80%以上的痛經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導致的。

卵巢上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往往在早期是有一些在卵巢表面的病灶,隨著病情的進展,往往反覆出血,在卵巢裡面形成了一個包裹性的積血,每月一次出血,裡面的血就會越來越粘稠,象巧克力一樣,這個時候又稱之為巧克力囊腫,俗稱「巧囊」。巧囊一旦有一天在月經期的時候破了,就會導致急性的腹痛,所以經期劇烈腹痛要懷疑子宮內膜異位破裂出血的可能。

性交痛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的一個症狀,通常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了固定子宮的韌帶或者陰道和直腸之間的膈,導致性交痛,有些患者對醫生手指檢查比較害怕,因為一旦醫生手指一碰到這些結節,往往導致疼痛。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往往懷孕比較困難,有一半左右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不孕的情況,不少不孕的患者在進行腹腔鏡檢查的時候也會有盆腔內病灶的發現。

病因是什麼

類似於很多疾病一樣,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基因+環境影響的結果,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往往是有其遺傳的易感性,加上一些外界因素,譬如流產、經期受寒、手術,繼而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但是究竟如何啟動、如何發生,仍然是一個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dB1y2wBJleJMoPM3t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