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市發展迎來重磅利好!國家發改委發文支持福州等都市圈編制實施發展規劃,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這將釋放福州樓市潛在購房需求!
4月9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關於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通知(發改規劃〔2020〕532號)。
通知指出,要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建設。深入實施《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建立中心城市牽頭的協調推進機制,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編制實施發展規劃。以軌道交通為重點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有序規劃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推進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向周邊城鎮合理延伸,實施「斷頭路」暢通工程和「瓶頸路」拓寬工程。支持重點都市圈編制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戴德梁行年初發布的《2019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顯示,通過構建「都市圈綜合發展質量評價體系」,將國內26個都市圈層級分類為成熟型都市圈、趕超型都市圈、成長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其中福州都市圈(都市圈其他城市包括寧德市、莆田市)在指標體系中屬於培育型都市圈,城市發展受地域、交通、人口等因素影響較大,都市圈整體發展相對滯後。
此次國家層面發文支持,都市圈發展格局將為福州帶來城市間產業協同分工、跨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服務一體化機制構建、城鄉要素流通融合等新的發展機遇。戴德梁行發布的《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9》認為,發展都市圈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吸引更多資金、人才和產業,推動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
我們通常所說的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在都市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軌道交通將成為一大重點。
國家發改委在上述文件中明確提及「支持重點都市圈編制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這也意味著軌道交通發展將成為福州建設都市圈的重點任務之一。福州市地鐵1、2號線已開通運營,1號線二期和4、5、6號線正加速建設,2020年至2023年每年將新開通一條地鐵線路。此外,福州市正在開展軌道交通新一輪線網規劃編制工作,未來福州市城際軌道交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軌道交通外,人口規模也是都市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規模越大,意味著這座城市集聚資源要素和輻射周邊的能力越強。
國家發改委在《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總體要求指出,實現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圓滿收官。通知指出,以深化改革戶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為路徑,打破阻礙勞動力自由流動的不合理壁壘,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等,切實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通知截圖
近日,住建部公布《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區人口超過300萬的有29個城市,超過500萬的有15個城市,超過1000萬的有6個城市。其中,2018年福州城區常住人口有300.71萬人,屬於的Ⅰ型大城市(常住人口300萬-500萬),將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
上圖數據來自《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城區是指「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而市轄區內的農村地帶,並不計入城區範疇。至於地級以上城市轄下的縣市,更不計入中心城區範疇。
國家發改委在上述文件中還強調,督促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其他超大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堅持存量優先原則,取消進城就業生活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城的人口等重點人群落戶限制。推動Ⅰ型大城市探索進城常住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應落盡落。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這意味著,福州除了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還有望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這將刺激福州潛在的購房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購房需求有兩種,一種是借落戶買房,另一種是落戶後在本地工作和居住需買房。無論哪種情況,對福州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釋放將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