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咔咔和很多網友聊過,對於房子需要公攤面積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一部分認為公攤還是比較合理,畢竟小區的公共設施和電梯這些面積都需要有人出來承擔。另一部分網友卻說公攤不應該,買來的房子應該多少就多少。而不是買了三房的面積,卻出現縮水現象,被公攤成2房的面積。而關於小區的停車位和公共設施的面積本來就應該開發商來出。
因此,今天咔咔就來分享一位網友的經歷,大家來評判下,到底公攤面積應不應該?
01
這位網友,我姑且稱他為小A,他的經歷是這樣的。
小A反映來說,他前年在朋友的介紹下買了一套89平三房的期房,在此之前也沒看過樣品房,而且他本人也是第一次買房。
結果在去年3月份房交房了,小A滿心歡喜的去看自己的房子,沒想到剛踏進房間,看了周圍一圈,內心懵了,這是89平方的房子嗎?加上是白坯房,還沒有裝修,因此看起來沒有空間感,感覺更小了。
於是趕緊去買量尺測量,不測還好,一側嚇一跳。本來說好的89平方的房子,測了之後只有59.66平方。
小A一頭霧水,感覺好像被騙了,為什麼房子縮水那麼嚴重,沒了30個平方,而且看起來根本沒辦法做三個房間啊。
小A越想越委屈,馬上跑去售樓處,找當時接待他的那個銷售,問道:「不是說好89平方嗎,怎麼我量了之後只有59平方?」
銷售回答說「這個情況我不太清楚,這樣吧,我幫你問下經理。看下是什麼情況?」
過了一會兒,銷售對小A說:「你好,是這樣的,經理跟繪圖那邊確認過了,套內面積59平方是正常,屬於公攤面積。」
小A:「公攤面積?是什麼?」
銷售說:「公攤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小A:「那你當時為什麼沒跟我解釋清楚?」
銷售:「您也沒問,而且每個購房者也都清楚這種情況啊。」
小A:「你胡說,我家裡現在住的房子也是89平方,比你們大多了。」
銷售:「您的房子應該是老房子了吧,以前的房子公攤面積基本很小,甚至還偷面積,所以你會感覺大。如果你還是不信的話,我帶你去別套89平的房子看一下吧,跟你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最終,小A和銷售兜了小區一圈,發現確實是這種情況。但小A內心還是覺得委屈,為何公攤面積需要那麼多,明明是三房的房子,到手卻只能做成2房。
02
回到家後,小A和家裡人談到這件事情。家裡人的意思是把房子退了,公攤這麼大,買來也不好住啊。
隔天,小A跑到售樓處後,跟他們說要不就把房子退了,錢退回來,或者按照59平方的面積算錢,剩餘的錢退回來。
銷售說他們也沒辦法決定,畢竟他們只是負責銷售的,你提出的這些要求要跟開發商那邊協商。
然後他們就讓小A去開發商,而開發商卻說是銷售的問題,沒有提前跟小A說清楚。這下小A就無奈了, 感覺像個皮球一樣,被推來推去,沒個結果。
最終小A只能請律師出面,讓律師跟他們樓盤商談,可是問題又來了,現在退錢的話,到底是按照當時購買的錢退還是按照行情價退。畢竟期房不比現房,期房在購買時,肯定價格便宜許多。如果按照期房退的話,現在小A又沒辦法在同地段購買一樣的房子了。如果按照現房的錢退,開發商又不肯。
因此,小A被這件事搞的焦頭爛額,無心工作,有點後悔買這套房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待呢?認為公攤到底應不應該呢?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公眾號:探房杜咔咔——關注我,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