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蘭州,
有塔影河聲的艷麗,
有煙雨蘭山的驚奇,
更有絲路古道的足跡。
金城蘭州,
有歷史溫存的氣息,
有詩人吟頌的情趣,
更有鍾靈斯地,楊柳依依。
很多人對蘭州的了解,或是從一碗蘭州牛肉麵,或是從一條穿城而過的黃河,或是從一座百年中山橋,或是從一本《讀者》雜誌。是的,這些都是蘭州的驕傲,但卻不是蘭州的全部。今天,文旅君帶大家一起走進蘭州、感知蘭州、品味蘭州。
蘭州文旅系列欄目:疫情結束後,我要去蘭州
你知道蘭州還有一個名字叫什麼嗎?
蘭州有句話叫:
"吉祥葫蘆牛肉麵,
羊皮筏子賽軍艦,
古老的水車悠悠轉"。
蘭州水車,
在經過數百年的風雨後,
仍延續著古人的智慧,
還在不知疲倦地轉動。
明代以前,蘭州居民生活用水靠五泉山五泉之蒙泉、惠泉及紅泥溝泉水,用於灌溉的水源很少。
明嘉靖年間,蘭州人段續考中進士後,曾宦遊南方數省,對湖廣地區木製的筒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派人繪成圖樣,保存在身邊,晚年回故里後致力於水車的仿造,經過反覆多次試驗,終於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獲得成功,最早架設在現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用於灌溉黃河兩岸的田地。
段續的水車成功後,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歷經四百餘年,蘭州水車日臻完善,構造獨到、工藝精湛、雄渾粗獷、風格獨特。
1961年散文家袁鷹在來蘭州體驗生活後寫了一片散文《筏子》,文章中他這樣描寫去雁灘時所見到的水車景象:「大水車在河邊緩緩地轉動著,從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黃水,傾注進木槽,流到渠道里去。這是蘭州特有的大水車,也只有這種比二層樓房還高的大水車,才能同面前滾滾大河相稱」。
「大」是蘭州水車和江南系水車相比最顯著的特點,蘭州水車直徑一般在12米左右,大的達到了20米,有些甚至超過了20米,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攝影:王萬春
它依黃河兩岸而建,自然跟黃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黃河流經蘭州段黃河谷地時,水流湍急,下切嚴重,岸高水低的自然形勢造就了蘭州黃河大水車體型巨大、古樸高昂的地方特點。
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期內,水車成為蘭州黃河沿岸唯一的提灌工具。到1952年時,蘭州擁有水車252輪,是號稱「水車之城」的敘利亞哈馬水車的8倍,成了當時世界上真正的「水車之都」。
蘭州周邊水車地圖
01 蘭州水車博覽園
2005 年,蘭州市在百里黃河風情線濱河東路的黃河南岸建起了一處展現水車文化的主題公園——水車博覽園,再現了 50 多年前黃河兩岸水車林立的壯觀景象。水車博覽園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三部分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水車品種、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
攝影:我的大地
站在巨大的水車面前,抬頭仰望,流水聲和水車發出的吱呀聲,仿佛把人帶回了久遠的從前,夏秋水漲時,黃河兩岸,許多輪水車,日夜不停地轉動,遠遠望去頗為壯觀。
02 蘭州水車園
蘭州水車園東臨中山鐵橋,西與黃河母親景點相連,園內有雙輪水車在河邊比肩而立,它們旋轉,似乎永不停歇,時空的悠遠氣息讓人陷入沉思。園內還建有水磨房、鐵索橋等小景小品。
03 西固下關水車
水車與丹霞相映生輝 圖/田蹊
西固下關水車位於蘭州西固區新城鎮下川村,直徑20米,由14對主輻構成框架,邊緣有40個水斗。據說這也是蘭州唯一存留下來的古老水車了,相傳由西固人劉功及弟子建造於清康乾年間,也是目前省內保存最完整、體量最大、修建時代最早的水車。
我是蘭州,
你也也可以叫我:「水車之都」,
歡迎大家前來「水車之都」
傾聽蘭州古人生活的故事,
揭開塵封的歷史回憶。
攝影: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