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同人歌收益破千萬,是否為音樂變現指明破局之道?

2019-08-12   清麥

7月8日上午由肖戰、王一博兩位《陳情令》主演演唱的影視劇原生專輯在QQ音樂上線半小時就達到三金唱片銷量,銷售額截止8月8日已達到1233.04萬,這一消息的出現不由讓我們把視線投向數字專輯這一概念。

音樂變現困境由來已久,騰訊音樂作為國內市占率90%以上的音樂巨擘,版權優勢明顯,根據招股說明書和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騰訊音樂已與 200多家唱片公司達成合作,其中包括索尼、環球等版權大戶,也包括傑威爾、YG 娛樂、SM娛樂等頭部音樂公司,截止2018年年底,曲庫數量超3000萬。雖然在監管部門施壓下騰訊音樂向其他平台授權了99%的曲庫,但最終留下的1%歌曲版權涵蓋了核心頭部內容,而這1%正是決定在線音樂平台競爭格局的關鍵。

但即便如此,如今坐擁7億活躍用戶的騰訊音樂,用戶付費率僅4%,對比歐美音樂平台Spotify高達44%付費率,騰訊音樂付費轉化率簡直不忍直視。雖然騰訊音樂目前整體已實現盈利,但核心收入70%來源於社交娛樂而非在線音樂。

騰訊音樂的收入主要分為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兩大板塊,在線音樂收入主要來自於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的在線音樂付費訂閱、數字專輯、單曲售賣、版權再授權、廣告與其他,社交娛樂收入主要來自於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QQ音樂平台的虛擬禮品售賣及社交娛樂高級會員費。下表是騰訊音樂2018年年報披露數據:


而現在借著偶像娛樂的東風,騰訊音樂開始在粉絲付費上開發新玩法。

目前騰訊在線音樂變現路徑主要包括五大類,分別是數字專輯收入、單曲購買收入、付費用戶收入、廣告收入和樂幣禮物打榜收入。

路人導向

  • 單曲購買

主要針對路人受眾,這也是在線音樂變現老大難問題的核心,由於盜版泛濫和用戶付費意願淡薄,除少數超人氣天王天后的歌曲進行單曲購買,大部分歌手的歌曲都在平台免費播放。

  • 付費用戶收入、廣告收入

均以該歌曲在騰訊音樂平台的使用率為基數,完全取決於音樂作品的傳播度和流行度。

粉絲導向

  • 付費數字專輯

模式為粉絲直接在平台在線購買偶像數字音樂專輯,也是最直接的音樂變現模式,把過去傳統的專輯銷售從線下轉到線上,省去物流、包裝等費用。下表為部分偶像明星的數字專輯售賣情況,創造的經濟效益和凈利潤十分可觀。

  • 樂幣禮物打榜

是在偶像新歌剛出的時候粉絲通過支付樂幣(1元=10樂幣)的形式購買小螃蟹(399樂幣)、旋轉木馬(666樂幣)等禮物為偶像新歌打榜,助力偶像在QQ音樂人氣榜單上取得好位次。下表為2018年偶像明星的樂幣打榜收入排名,基本被流量偶像包攬。

無論是數字專輯還是樂幣禮物打榜,都是直接針對粉絲受眾的,願意為愛發電的粉絲最核心的訴求無非是將自家心愛的偶像推上神壇,財源滾滾,代言不斷,財源滾滾,成為商業價值的標杆人物。

而通過這種打榜活動一方面打榜的收益能夠直接為偶像創收,彰顯偶像的商業價值,為考量明星自身和粉絲群體實力提供佐證。另一方面,會有粉絲貢獻排行榜,貢獻越多的粉絲越能夠成為飯圈名人,提高在粉絲圈層的話語權,成為意見領袖。


在粉絲導向的在線音樂付費路上,騰訊音樂已經掘下了第一桶金,而後續如何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版權護城河,在付費訂閱用戶上下功夫,讓在線音樂成為核心的收益來源,個人認為仍需以用戶為出發點,一方面充分利用算法優勢精準識別用戶音樂習慣和偏好,激發用戶為喜愛歌曲付費的意願,另一方面隨著00後的崛起,天生網際網路環境中長大的他們更具有為興趣買單的習慣,圍繞他們的興趣點設置適配的音樂產品和活動,例如音樂社區、線下劇場聯動、古風等,增強黏性。

目前國內音樂行業格局已然穩定,騰訊音樂作為國內音樂版權霸主,背靠騰訊體系的龐大流量和用戶數據,儘管音樂變現的前路漫漫,但也充滿著無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