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樓市發生了幾件大事,先是lpr繼續下調,其中一年期的LPR由4.05%降至3.85%,迎來史上最大降幅;5年期以上LPR則由4.75%降至4.65%。雖然這次依然是非對稱降息,說明了金融政策的取向依然是穩樓市,幫助實體經濟復甦。
但是房貸利率直接下調了10個基點,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一個直接利好。因為房貸利率下調了,就意味著我們的房貸月供減少,每個月還的利息少了。
利率下調之後,就是4月17日的重大會議又再次提起房地產,依然重提「房住不炒」。但是相比2019年7月30日,對房地產的態度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當時「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句話變成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房住不炒這是紅線,誰都不能碰。但是房地產也不能成為經濟復甦的拖累,所以要平穩健康發展,也就是咱們說的平穩落地。筆者認為,不管怎麼說,未來的樓市已經被定調,那就是穩定,既不能大漲也不能猛跌。但是對於投資房地產的人來說,不漲就是跌,因為你需要物業費,房子還有折損,以後再加上房產稅、房東稅、空置稅什麼的,那就更受不了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筆者認為要選擇好房子來抵抗房價的下跌,甚至還能保證房子在未來能繼續升值。那麼什麼樣的房子能在大環境都不景氣的情況下,還能繼續升值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討論下這個問題。
之前筆者強調過很多次,買房要選對城市,比如同樣面積的房子在北京就是100萬,放到鶴崗就是幾萬塊甚至都破不了兩位數。你看,同樣是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子,放在不同的地方,那麼價格就是差距這麼大。同樣的道理,在一個城市裡面,不同位置、不同地段的房子價格也不相同。這就要說到李嘉誠的一套投資理論了: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李嘉誠也正是憑藉這一套言簡意賅的投資聖經賺了大量財富,其實王健林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他認為在大城市凡是靠近河流、湖泊、綠地的房子就更值錢。我們再看看萬達廣場在全國的位置,不是在黃金地段就是臨河、湖或者綠地。王健林也正是憑藉這個方法經常成為富豪榜的常客,讓人羨慕不已。那麼按照這一套理論,什麼地段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呢?筆者認為靠近這3個地方的房子就是好房子,就可以升值。
學區房就是指那些劃片優質學校的小區。學區房是投資客們最喜歡的一類房產,因為這類房子不受限於外部環境。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但是優質的教育是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學區房的價格自然只會越來越高。
都說要順勢而為,在買房上也是一樣。每一個城市的發展都是有一定方向的,比如鄭州在不斷的向東發展,所以東區能在短期內迅速破繭成蝶。從當初的「鬼城」成為現在的CBD,這是城市向東發展的趨勢,既然是趨勢必然會受到政府的重點支持,包括資金、資源、人口引入等。所以買房也跟著這個方向走,自然不會錯。
正如王健林說的那樣,在大城市裡越是靠近河流、湖泊、綠地的房子就越值錢。特別是經過2020年,當大家宅在家裡時間長了之後,會特別渴望去公園、綠地、有水的地方轉一轉,呼吸下新鮮空氣。水資源一般是大多數城市都稀缺的,所以通常來說河邊的房子都會更貴,並且大多會被打造成豪宅。
買房是一件技術活,特別是在當下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作為剛需在買房的時候更應該慎重。本身自己的錢掙得不容易,如果再因為買錯房子,遭到貶值那就更得不償失了。所以,以上3類房子希望能給大家買房帶來一些幫助和參考,以便後期不管是我們置換還是應急,出售的時候能更快變現,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