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醫院醫學博士:看病你需要知道這些事

2019-11-27   中科體檢

你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疑問?身體不適的時候糾結到底要不要去看醫生?急診和門診該如何選擇?

哪些疾病需要及時就診?

人體有超強的自我修復能力,有些疾病並不需要治療,它們有「自限性」,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好了,不過,能夠發生在人身上的疾病,也是伴隨人類進化了同樣長的時間,也不是等閒之輩。

器官功能受損,應立即就診

眼睛的功能是用來看東西的,突然看不見了,應該馬上看醫生。同理,突然聽不見了,四肢運動突然出現障礙……

不能忍受的疼痛

疼痛是身體發出的火警,不要去挑戰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應該儘快就診。比如腹痛、胸痛、眼痛。需要提示的是,即使你到了醫院,通常醫生也不會立即給你止痛。疼痛是火警,是了解身體狀況的重要信號,沒有人會在消滅火災之前,先把附近的電話線都砍了。

已經處於某個疾病進程中,但是感覺突然發生了變化

大夫可能已經告訴你這個病沒什麼,過幾天自己就能好,開始的時候,感覺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惡化了,那麼最好再去複查一下。

反覆發作的不適

老毛病了,忍忍就過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這樣度過了無人騷擾的童年期。對於反覆出現的不適,應該認真注意誘發的原因、緩解的方式。

對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年齡,50歲的,最好去看看,免除後患。

別人看出來的疾病

通常不用著急,人類的身體有發達的自我檢測系統,如果自己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多半沒有太大的問題。(注意:醫生經過身體檢查發現的除外,比如身體上的包塊之類的)

定期體檢是必要的,健康是革命的本錢,要懂的保護自己,關鍵時刻也許你就會明白,保護好自己才是真理!

選擇急診還是門診?

醫院一般都有急診和門診,急診顧名思義就是給緊急需要救治的病人準備的,門診則是給不那麼緊急的病人準備的。

急診的設置是為了使病人在短時間內脫離危險,因此配備的藥品都是應急的、速效的,配備的檢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夠快速做出判斷的。

所以,如果你得的是不那麼緊急的病,甚至是慢性病,其實在急診,並不會有很好的診斷效果。

不要僅僅因為白天上班,不好請假,而在晚上去看急診。你得不到最好的藥物,不能完成最好的化驗檢查和輔助檢查。身體是自己的,不要為了不請假而放棄給自己最佳的診斷和治療,又侵占了分配給急症患者的醫療資源。

剛剛發生的疾病,一個病已經得了三天了,還跑到急診去看,我會態度很好的在心裡痛罵。

可能在8小時內使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的疾病,比如突然發作的腹痛、胸痛、眼痛、頭痛,還是應該到急診看看先。

每日分享有溫度的醫學科普,助你提升健康意識,遠離疾病,關注我及時獲取更新文章!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