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5日16時20分許,7架大型客機依次從跑道起飛,標誌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作為世界上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場,全球最大單體航站樓,高科技展現於每一個細節,中國建造再次用速度與品質驚艷世界,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
大連海事大學船舶電氣工程學院王文標老師和張旭老師參與到了大興機場的建設過程中,利用自主研發技術,將智能化網絡系統和自動射流滅火系統相結合,成功研發了針對大興機場的大空間消防滅火系統,為機場裝上了智能可靠的「防火牆」。「能夠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十分驕傲和自豪,但當身處其中時,才知道大興機場建設猶如戰鬥一般。」在談到參與機場建設的感受時,王文標感慨道。
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助力方案入圍
大興機場建設是一項標誌性的工程,從供應商選擇和技術方案的創新都非常嚴格。
「方案的入圍靠的是高可靠性和穩定性。」王文標介紹:「入圍方案依託的是我和張旭老師的科技項目《綜合多波段火災報警系統的研發》,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張旭老師運用紮實的專業知識,研發了一種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的自動射流滅火系統。我負責開發了針對大興機場特定需求的智能化網絡系統。這兩個技術方案相結合,就形成了針對大興機場的大空間消防滅火系統方案,兩家單位在籌備期間實地考察了多家行業內知名企業,並邀請多家企業拿產品到實地進行演示。在演示過程中,我們所開發的設備,效果最好,可靠性最高,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了入選方案。」
目前最大的大空間消防滅火系統
大興機場航站樓綜合體建築140萬平方米,可停靠飛機的指廊展開長度超過4000米。巨大的建築面積,是擺在王文標和張旭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王文標介紹,大興機場是目前最大規模的單體建築,裡面的系統很多也是同類系統中最複雜,標準最高的系統。「比如我們所涉及的大空間消防滅火系統,在傳統的大空間消防滅火系統中,上百台已經算非常大的系統了。而大興機場在單一網絡下,實現了同時聯動近400台設備,可以說是目前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大空間消防滅火系統。而且當我們的方案入圍之後,機場建設方提出了很多高於國標和行標的要求,其中,很多需求是以前同類系統中所不具備的。我和張旭老師根據新的需求,進行了為期半年的研發和測試,最終完善的解決了項目提出的所有需求。」
「與高技術標準一同而來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工期十分緊張。」王文標說:「眾所周知,大興機場建設展現的是祖國的基建水平和速度,這麼大的工程,這麼快投入使用,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我有幸參與兩次進度協調會,每次都是總包商把數十家建設單位召集到一起,每家單位都制定嚴格的進度節點,每家單位都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在時間節點之前完成工作。如果誰有困難立刻提出來,絕不允許拖延工期。」
創新驅動 為滅火系統貼上「智能」標籤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表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要努力將高質量的工程建設轉化為高水平的運行品質,全面打造全球空港運行管理的新標杆。
秉持這一理念,課題組在研發中開拓了許多技術上和工藝上的創新。
聯動滅火。在以往系統中,如果發現火點,只需要一台設備進行滅火即可。而在大興機場項目中,可以實現對同一火點,同時有兩台設備啟動滅火,進一步提高了滅火的可靠性。
智能視頻跟蹤。在傳統項目中,視頻並不需要和火警進行聯動。在大興機場項目中,發現火警後,可以實現視頻自動定位到著火點。
多機遠程操作。傳統項目里每個滅火裝置只需要由一個主機進行遠程控制。在大興機場項目里,實現了每一個滅火裝置同時能夠被4台主機進行遠程控制。
網絡化。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都可以通過現場總線上傳至機場數據中心。
就這樣,頂著巨大的壓力,課題組攻堅克難、上下一心,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豁得出、頂得上、扛得住,為大興國際機場工程順利建設和運營貢獻了海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鳳凰展翅
翱翔於天際!
從這裡出發
飛向未來!
為祖國點贊!為海大人點贊!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