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2019-12-03     慶余

人有悲歡離合,亦有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是選擇散心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對於古代文人而言,他們的散心方式,或登高望遠,或親臨山水,或飲酒作樂。目的都是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使心情愉悅起來。儘管多數人會「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散心卻讓他們創作出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

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游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游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

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當時的旅遊勝地,也是長安城裡地勢最高的地方。所以歷代文人雅士,經常會來此登高望遠,吟詩抒懷。據統計,僅唐代詩人在樂游原就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李商隱這首詩便是其中之一。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商隱的這首《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的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就點明了自己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即李商隱因為心情不好,便在傍晚時分,獨自驅車登上了樂游原。由此可見,李商隱的本意只是因為散心而登上古原。但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又多愁善感,每當登高望遠,反而會引動無窮的思緒。包括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等等。

如陳子昂登上幽州古台,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古今之情。杜甫也在《登高》一詩中,寫下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的名句,以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李商隱這次驅車登古原,雖然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而是排遣「向晚意不適」的心情,但是依然引起了更為廣泛的感嘆。也就是詩的後兩句所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兩句詩雖然被我們廣為傳誦,但是圍繞著其中「只是」二字的意思,卻是有著不同的含義。倘若「只是」,按照後世的「只不過」、「但是」之義來讀,這裡就變成了感傷的哀嘆,所表現的是一種好景無多的情景。即夕陽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就快要消逝了。

但在古代,「只是」,原本寫作「祗是」,意思同「止是」、「僅是」相同,即「就是」、「正是」之意。所以這裡的意思,又變成了正是因為在接近黃昏之時,夕陽才顯得無限美好的豁達之語。當然,無論是哪種意思,都說明了李商隱這兩句詩有著極為豐富的思想價值。

前面我們說李商隱登古原的本意是去散心,卻引起了更為廣泛的感嘆。這感嘆便是李商隱預見了晚唐王朝的嚴重危機,而借夕陽的快要消逝,抒發自己內心的家國之悲。而這首詩流傳到今天,它又被人們賦予了精深的哲理意味。即提取其中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變消極為積極,廣泛引用在社會的各個方面。

綜觀李商隱的這首詩,雖然明白如話,毫無雕飾,且只有短短4句共計20字,但是它卻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至於「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思,小編是覺得李商隱在極力讚嘆晚景之美,畢竟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為這個世界塗抹上一層金色,是何等的美麗呀。對此,你怎麼看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ksC2G4BMH2_cNUgnU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