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一致!」台盟中央線上調研外賣餐飲業食品安全

2020-04-28     人民政協網

「外賣經濟」在促進消費中的作用愈加凸顯,也給食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後疫情時代的大背景下,為進一步完善外賣餐飲業的食品安全監管,近日,台盟中央召開「完善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監管」網絡遠程調研研討會,與會人員圍繞問題談想法、提對策、出主意。

「完善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監管」是今年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的議題。台盟中央把這一議題列為今年的重點調研課題,並由台盟北京市委會作為課題牽頭單位,台盟各地方組織在各地開展課題調研和實地調研。

北京是外賣食品消費大戶。據了解,目前,北京市有5家網絡訂餐平台,分別是美團、餓了麼、到家美食匯、美餐網和錦食送。入網經營的餐飲服務單位有4.5萬餘家。其中美團、餓了麼兩家網絡訂餐平台占有市場份額達98%,每天線上訂餐量約156萬單,每天網絡餐飲外賣的銷售額約6000萬元左右。

「2019年,全市共開展網絡餐飲線上線下檢查13155戶次,外賣食品安全好轉,網絡訂餐投訴舉報率明顯下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處長段志永表示,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過督促第三方平台落實主體責任、實行違規下線制度、線上線下聯動處罰、開展外賣菜品風險監測、積極引入社會監管等方式,不斷加強監管。

雖然北京的網絡餐飲安全總體狀況已經取得很大好轉,但在調研中,台盟北京市委會也發現,北京市網絡餐飲外賣行業仍然存在著准入門檻低,入網審核不嚴,外賣平台的物流配送體系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不健全,外賣餐品質量參差不齊,餐飲外賣平台的售後處理不完善,外賣餐具產生的垃圾很難被分類回收利用等問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加強外賣食品安全監管,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體系。針對當前外賣食品監督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線上服務多元化和多樣性的發展,與會者認為,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需要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和可行性,應對傳統的法律法規相關內容進行調整和修改,強化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監管,積極探索以網治網的監管方式。

「『線上線下一致』的監管基本原則,說明餐飲服務的網際網路化並沒有改變食品經營的本質,但是增加了配送環節。因此,配送環節是網絡餐飲服務場景下食品安全規制的新關注點。」長期在外賣電商行業工作的台盟盟員葉一楨表示,關注重點主要體現在:配送用餐盒、餐箱等用具的安全與衛生清潔;配送時效的有效控制;配送人員的個人衛生保持和規範化配送。

「『線上線下一致』原則還需進一步完善,證照信息開放程度不足導致平台審核義務難以落實。」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公共事務部合作發展總經理田西艷表示,希望監管部門進一步按照線上店鋪的信息顯示模式、網絡經營特點、用戶使用和消費習慣等特點,有針對性地落實「線上線下一致」原則,避免與實體店鋪「一刀切」管理。

同時,她也建議,監管部門提供必要技術條件和信息資源,特別是在許可信息的公示、真偽驗證方面,為外賣平台企業提供相關信息,方便外賣平台企業履行審核義務,對證照信息的真偽以及是否註銷等情況進行核實,加強對線上食品生產的源頭管理。

「網絡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治理,應尊重和鼓勵平台利用大數據技術不斷優化這些『信任機制』,從而助推食品安全治理質效的提升。」美團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加強線下規範工作;進一步加強外賣平台企業對食品安全治理的參與;進一步完善「信任機制」。建議通過優化其商戶和消費者篩選機制、信息展示和搜索技術、構建消費者評價系統、引入保險機制、確立先行賠付機制等來構建網絡空間的「信任機制」,助推食品安全治理質效的提升。

記者:孫金誠

編輯:魏芯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b9LwHEBnkjnB-0zcl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