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1日)上午,中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市疫情防控工作第17場新聞發布會,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劉新霞通報了我市確診病例中的家庭聚集性案例。
截至2月10日24時,中山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8例。引人關注的是,這58個確診病例中,發現17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40例病例,占所有確診病例的69.0%, 家庭續發率最高達100%。
這40例家庭聚集性病例中,34例屬於輸入性病例,曾在發病前14天有湖北或外地居住(旅行)史;6例屬於本地感染,均有與湖北或外地居住(旅行)史的家人密切接觸。
顯然,家庭已經成為此次疫情中的「重災區」,做好家庭成員間的防範,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為此,市衛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第N次呼籲:做好自我隔離,是對家人、朋友的保護,更是自身的社會責任。不出門、不聚會,就是對疫情防控做貢獻!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發生在我市的真實典型案例
01、丈夫一傳三,導致妻兒及妻子娘家1位親戚被感染
我市首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包括36歲的丈夫,38歲的妻子,11個月的女兒,以及1位娘家的親戚。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妻子、女兒還有娘家的親戚在發病前14天均未離開過中山。丈夫長期在廈門工作,曾於1月10日至12日到武漢出差,1月17日在廈門發病,21日返回中山,此後與妻子及女兒同吃同住。女兒1月23日發病,妻子1月25日發病。1月24日一家三口回娘家與親戚聚餐。娘家1位親戚2月7日發病。
02、一家6口人返鄉探親全都被感染
這是我市目前聚集性病例最多的家庭,包括H先生及其父親、母親、大哥、大嫂、侄女,共6例確診病例。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H先生及其家人於1月18日至21日返回湖北黃石老家探親,22日返回中山。H先生於1月27日發病,其父母28日發病,當天H先生與父母一同前往市二院隔離治療,其大哥、大嫂及侄女被隔離醫學觀察。隨後H先生大哥一家三口相繼在28日、29日、31日發病。
可以看出家庭聚集性疫情危害極大,一是它傷害的是你的家人、親友;二是發病人數多,基本上都是「連鍋端」。
03、親戚分批到訪,接待家庭2人被感染
這是近期發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目前5人家庭里已發現2例確診病例和1例疑似病例。
戶主L女士於1月12日接待了從武漢來中山探親姑姑和姑父,暫住L女士家中。22日姑姑的兒子由武漢來訪,此時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包括L女士、丈夫、姑姑、姑父和表弟。1月28日姑父出現不適,但未及時就診,L女士的丈夫主動為姑父在家「理療」。隨後L女士夫婦先後於2月4日和2月5日發病。
劉新霞分析,發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原因主要有3個:
1、小範圍內發生人與人之間傳播
在案例一中,母親和女兒以及娘家親戚在發病前14天沒有離開中山,但和曾去往武漢的家人有接觸史,因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觸及聚餐傳染而患病。
2、有共同的暴露史
如上述H先生一家6口的案例,就是一家人都有在湖北的旅行(居住)史,存在共同暴露。
3、來自疫情流行地區人員發病後不及時就診
案例三中,來自武漢的在姑父發病後未能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不但耽誤病情,還通過L女士丈夫所謂的「中醫理療」進一步密切接觸,導致L女士夫婦感染髮病。
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所以,為了防止家庭聚集性疫情的發生,我們必須做到兩點:
一、疫情結束前,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外出。
二、從疫情流行地區來中山或返回中山人員應避免和家人或他人接觸,單人單間居家隔離,應第一時間主動向社區申報,自覺接受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氣促等不適應戴上口罩儘快到醫療機構就診。
各位從疫情流行地區來中山或返回中山的朋友,懇請你們自覺自我隔離14天,期間儘量避免與家人或他人接觸,出現可以病症及時就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