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30歲,大學畢業後到了當地一家民營公司工作,從進入公司那天他就非常的拚命,他認為自己每時每刻不賺錢就是在浪費生命,到現在為止,小宋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6年了,他的工資也從最初的4000元,漲到現在每月2萬左右。
可他卻越來越焦慮了,他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公司和家,幾乎沒有社交,工作也是機械式的重複做事,他感覺一眼望過去,能清晰地看見自己5年後,甚至10年後一成不變的樣子,這讓他覺得不安,他感覺他的人生不該是這個樣子。
他向自己吐槽,感覺自己這一眼就能望到頭的人生,沒什麼前途,想要出去闖一闖,可又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每天都很痛苦,經常陷入焦慮和迷茫,感覺自己找不到出路,更不知道自己如何成長,如何才能正確打開自己的成長方式?
很多職場中人很看重工資的多少,表面聽起來是沒錯,但我想說,你在20多30歲的這個階段,薪水真的並不能說明什麼,甚至任何工作的「薪水」都是廉價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無論人你是打算繼續在現在單位上班,還是已經打算跳槽,在內部轉崗或重新選擇職業的時候,只關注工資的高低,真的是很小的格局。
雖然不同的公司可能會給你高工資,但是,薪水並不應該作為你迷茫的理由。因為能用錢來談的,都是便宜的。
你在公司做什麼工作、在什麼團隊,你的最優先考慮真的不能是工資,而是你所在的部門,工種,甚至是這個行業,未來發展的前景,這個平台能夠給到你的成長機會,提供給你的資源。
再往細節上說,你的同事是不是牛逼,因為與優秀的人為伍,會更直接的看到自己的差距,知道提升的空間在哪裡。這點很重要,如果你身邊全是一些簡單工作的人,你就會看不到身邊的榜樣,更不看不到自己的差距和需求,導致不知道該如何改變;比如你的領導,他們是不是願意花時間培養你,而不僅僅是花錢讓你每天重複勞動,對於上司或老闆來說,時間一定是比金錢更寶貴的。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複利的概念,所謂複利,就是說你現在做的事或者學習的東西,在時間的積累下,能對你做的事情能產生正面影響,擴大結果的價值,並且越到後來越值錢。
我們做的任何工作其實都是在不停的重複,區別在於一類是簡單機械的重複,技術含量不高,比如工廠裡面一些體力活,又或者像文字排版、PS套模板出圖等這些價值不高的腦力勞動。
如果你在一個單位裡面,今年和明年所做的事情都一樣,但技術含量或業務能力不增長,或增長太慢。
但另一種有複利加持的工作就不一樣,每一次重複都在積累和獲得新的經驗。比如你做技術諮詢,時間久了以後,會在網絡的推動下,把你的能力放大到極致,到後面會出現典型的馬太效應,強的越強,弱的越弱,或許你一次的諮詢費,就有可能超過你同事一年的血汗錢。
所以你與其現在去迷茫出路,不出儘快找到你的目標出路,儘量在一個能產生複利的方向上,默默積累,享受時間給你的成果。
如果你發現一個工作未來沒有想像力,收入沒有增長性,你要離它遠一點,如果你已經深處其中,就要及早找機會脫身。
我希望職場中的人都不要每天只顧著拚命的工作,也在適時的停下來想一下:你現在在公司里的這個崗位、做的這份工作,想像力和發展空間有多大?是不是在未來的1年,5年,10年里有增量的提升。
老闆不會對任何人的人生和職業生涯負責,因為他首先要做的是維持公司的生存和發展,他是為整體負責,其次才會考慮員工,如果為了整體的發展,不得不犧牲某些員工的利益,他是肯定會去做的,否則他就不是個合格的老闆。
我知道很多公司里的很多崗位,都沒有想像力,沒有成長性,更沒有複利的可能,你每天就重複重複再重複,今年5000的工資,明年,後年還是一樣,再做幾十年也就那樣。
但是領導永遠不會告訴你這些,甚至他不希望你有想法、有野心,更不希望你快速成長變得斜槓,他需要的是你穩穩噹噹的在那個崗位上做事,當個安靜的美男子,因為那個工作總需要有個人來做,所以他不僅不會告訴你,還經常跟你說:你現在做的工作真的很重要,讓你覺得自己真的很厲害。
所以,每個人在做職業選擇時,在做規劃時,都要對自己負責:你的這份工作是否有想像力?是否有比較強的複利增長?如果沒有,即便月薪過萬,也只是曇花一現,也只能當作一個過渡階段,如果有複利增長,一開始工資低也沒關係,因為低只是暫時的。
記住:公司和老闆不會為每個個體負責,真正能對你負責的只有你自己。
行業不分貴賤,但絕對有朝陽和夕陽之分。
每個人的工作行業都不一樣,但現在在國內,有兩個經濟體系:傳統經濟和新經濟。
傳統經濟的數據真心難看,而以移動網際網路為基礎的新經濟卻在蒸蒸日上。你的努力在哪條軌道上,天壤之別。
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的公司和同行比起來有什麼優勢,在整個行業排行怎麼樣?
你的行業是朝陽還是夕陽,上坡還是下坡?
你的公司有沒有機會超過或者接近行業頭部公司?
很多人現在上班的公司,別說和頭部同行比,中間的都比不上,在死角落上。還有些人現在所處的行業已經是在下坡路了,比如以前的紙媒體等,你在一個快被疊代的行業和掃尾的公司還指望著自己變成高薪人才、頂級金領?
做夢!
包括傳統銀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很多人在醞釀轉型,希望能去做投行或網際網路金融,看好未來幾年中國公司併購和網際網路的行業機遇。
很多公司多年前就在行業排名倒數,現在還在尾部,同時沒有自己的核心優勢,也沒有競爭力,那麼將來也沒有希望往頭部靠攏,這種公司確實也不值得留戀。
如果你確實待不下去準備跳槽了,你可以自己先分析先調查下,去行業里看看榜單,你想去的公司在什麼位置,有些公司雖然小,但如果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或知名度在行業前列,又有自己的研發團隊,且研發開創能力也是行業前列,在所在的細分領域也是前列。那就很值得留下或者擠進去,因為這樣的公司可以帶你成長,同時還可以給你不錯的氛圍。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