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齡胎兒,雙頂徑多少算正常,雙頂徑多大更適合孕媽順產?

2020-05-23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不同月齡胎兒,雙頂徑多少算正常,雙頂徑多大更適合孕媽順產?

有位寶媽在留言里貼了一張自己去孕檢的圖,上面有雙頂徑,她不太明白這個怎麼看,她家寶寶雙頂徑是9.6,她不知道這孩子有多大,因為孕期她沒限制自己,想吃就吃,現在臨近生娃了,很擔心孩子會過胖。

雙頂徑是醫生用來衡量胎兒發育大小和正常與否的數據,又稱胎頭雙頂徑,頭部大橫徑等,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孕足月時是需要達到9.3厘米或者以上,臨床上,醫生參考胎兒雙頂徑和頭圍數值,來觀察胎兒發育的情況,判斷頭盆是否對稱,以及能否順利分娩。

用雙頂徑來判斷胎兒的出生體重的公式為:

胎兒體重=雙頂徑(厘米)乘以900減去5200

如果,這位寶媽的胎寶雙頂徑是9.6cm的話,那麼按照公式來計算,就可以大致上算出來,900×9.6-5200=3440g,也就是接近6.9斤左右。

不過,很多生過寶寶的寶媽也說,雙頂徑並不完全準確,分享一下這些媽咪的說法:

雙頂徑貌似並不准,我生之前檢查雙頂徑是8.9,生下我兒子6.9斤;

我生的時候雙頂徑顯示是9.5,生下來寶貝竟然有7.5斤。

我兒子雙頂徑9.5,醫生說至少七斤多,結果當天剖出來5.8斤。也是我覺得太懸的了

從後邊這兩位寶媽看,雙頂徑數據都是9.5,但是一個是7.5斤,一個是5.8斤,這相差還是比較大的。

的確,雙頂徑也存在胎兒個體差異,比如胎兒如果是臀位,頭部在靠近上方,因為不存在骨盆的壓迫,雙頂徑就會大一些,但是實際上可能胎兒的重量沒有那麼重。

下圖是雙頂徑在不同月齡的參考值,孕媽們可以看一下:

不過,我還是建議孕媽要注意雙頂徑的數據變化!因為:

雙頂徑是順產與否的重要參考依據

雙頂徑的確是來推斷孕媽最終能否順利順產的依據,因為在分娩過程中,骨盆的臨界尺寸是10厘米,如果胎兒的雙頂徑大於10厘米,順產的難度會增加,胎兒的頭部要通過產道的最大徑線就是雙頂徑,而產道中讓胎兒通過的最小徑線是骨盆出口橫徑,所以如果雙頂徑大於骨盆出口橫徑,孩子是否能自然分娩就是個問題。

參照雙頂徑的數值來進行孕期飲食和運動調整

孕媽可參照數據關照寶寶的雙頂徑數據,如果雙頂徑的數值較大,可能是因為現在孕媽普遍營養比較大,又不怎麼運動,可適當增加運動量,同時減少過度飲食。

想順產的媽咪,雙頂徑數據很大的話,就一定不能順產嗎?

也不是的,雙頂徑只是一個參照的依據,並非是唯一的標準。

要判斷孕媽是否能夠順產,還要結合醫生使用其他輔助手段一起來判斷,比如:

孕媽的骨盆大小

兒子同學的媽咪,前陣子生二胎時說,還好,真幸運我們生在新時代,有剖腹產,不然還真危險。我說:是寶寶太大了嗎?她說:孩子倒不算大,但是我的骨盆窄,如果在古代還是很危險的。

那位媽媽看起來不瘦小,反倒是豐滿型,但是屬於骨盆很小的類型。

臨產前的變化

另外就是最後分娩時,骨縫是處於開放狀態,胎頭為適應分娩,會有一定變形,也就是說,胎兒的頭部徑線會縮小一些。

所以,選擇一個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據數值和自己豐富的經驗全面評估和判斷,我當時在生娃前,很清晰的記得產檢過後,產科醫生說,多好的條件啊,自己生吧,孩子才6斤多,生下來果真6斤左右,還是蠻準的。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UW4QHIBiuFnsJQVFp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