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為大一女生請保姆?中國式巨嬰背後,是「溺愛成災」的父母

2020-01-15     毛毛媽育兒經

近日,被一條微博刷屏。一個大一女生不會燒飯也不會洗衣服,於是母親在朋友圈求助,想幫她找一個保姆。並稱很多家長都是這麼做的。


孩子可以寵但不是過度的溺愛,溺愛的背後不是疼孩子,而且把孩子往油鍋里推。現在很多父母都會讓孩子做家務,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

01

明星紛紛讓娃下廚學燒飯

吳京妻子謝楠,有一次在微博中曬出了大兒子吳所謂下廚房的照片。



當時照片中小小的他,炒起菜來一板一眼,如大廚一般。


很多人問謝楠,擔不擔心孩子受傷。謝楠倒是很淡然,她認為學習刀與火雖然都很危險,但同時這兩樣也是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受傷,而禁止孩子接觸它。


在這一點上,同為明星媽媽的蔡少芬,看法也是驚人的相似。


三胎媽媽蔡少芬,也是爭取從小培養兩個女兒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能力。一次她在微博中發了一組大女兒下廚房的萌照。照片中六七歲的女兒,站在只比她高一點的灶台邊,點火、倒油、堆放食材,動作一氣呵成。一臉認真、手法熟練地拿著菜刀,切著蔬菜和香腸。

翻一翻蔡少芬的微博,包子、湯圓倆姐妹做飯的照片出現的頻率真很高。姐妹分工,一個打蛋液,一個裱花,合力做曲奇餅。

包子妹妹炒蔬菜,湯圓姐姐挑戰高難度的洋蔥肉片。

02

廚藝正成為孩子的一項核心競爭力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書中介紹,芬蘭學生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不是學習,而是動手為自己準備午餐。

任課老師先帶著學生一起研究食譜,接著,學生陸續去「廚房教室」,自己照著食譜大展身手。

在芬蘭,學習成績不是評判學生的第一標準,廚藝好的孩子才更有競爭力。

幾年前,上海一名初中男生因「會做飯」被世界頂尖私立高中希爾中學錄取。

希爾中學以量產精英聞名,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道格拉斯·沃納和好萊塢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都是這所中學的校友。

在中國的錄取率不足10%,而上海這名幸運兒既不會彈鋼琴,也沒有體育特長。

他最擅長做飯,並把自己做飯的過程拍成視頻,用自己的廚藝打動了學校,最終被成功錄取。

03

敢放手的媽媽才能培養出愛探索的孩子

網友在感嘆小傢伙可愛的同時,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讓年紀這麼小的孩子下廚房。

蔡少芬在一次節目中,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其實,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學會做飯的好處也有很多。

做飯作為一項生存必備的基本技能,不僅可以讓孩子不受飢餓之苦。同時,精準地掌握每道工序的時間,以及每種食材的分量,也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再者說,做飯活動是培養家庭氛圍的良好時機。我們往往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家庭氛圍,比如參加親子遊戲、一起出外郊遊,其實在做飯過程中,一家人會討論、會爭吵、會有成就感。

在傳統觀念中,不讓家裡孩子做家務是疼愛的表現,但是現在這個已經不適用了,未來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培養孩子獨立生存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UMOq28BbDmBVZuPX_S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