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重出江湖,從創意走向平淡

2019-08-05     丁明念響

《黑衣人》三部曲中的每部看了都不下兩遍,每次都被兩大影星幽默的對白和其中大開腦洞的劇情折服,看過數次依舊覺得很新鮮。

當《黑衣人:全球追緝》閃亮登場,雖然少了原來兩大明星,以為續集應該不會太差,最起碼要對得起黑衣人這三個字,或者是能夠按照原來的套路玩下去,蹭點「錘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女武神」泰莎·湯普森的流量估計也成的,只不過錯誤的估計續集的力量,這兩位沒有在電影中擦出火花,劇情更是偏離了黑衣人原來的經典設計,看得人是昏昏欲睡,當把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心中念想的卻是前面三部曲。

口碑和票房都不盡如意,爛番茄的新鮮度只有22%,不過前作的號召力依舊存在,根據票房已經超過4億美元來計算,回本並贏利是沒有問題了,唯獨沒有重塑經典。

閃光的經典三部曲

在好萊塢的歷史上經典的電影三部曲很多,如《黑客帝國》三部曲、《教父》三部曲、《黑暗騎士》三部曲、《愛在》三部曲等等,《黑衣人》三部曲在其中雖然不是最佳,也是能夠排得上位的。

當威爾·史密斯娶了第二任老婆賈達·萍克特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位可是他的貴人了,當時他並不想出演黑衣人的角色,在成為妻子的賈達·萍克特·史密斯的勸說下接受了這個角色,結果出乎想像。

從此這就是威爾·史密斯的黑衣人系列了,當然也離不開巨星湯米·李·瓊斯的精湛演技,這兩位創造了《黑衣人》三部曲經典的黑白配,一個詼諧搞笑,一個不苟言笑,再加上腦洞大開的黑科技,從此《黑衣人》三部曲在影史上留下了經典的印跡。

《黑衣人》在1997年問世時,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爛番茄的新鮮度高達92%,共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6次,提名13次,獲得第70屆奧斯卡獎的最佳化妝,一路風光無限,隨後《黑衣人》2和3相繼推出,無一例外都很成功。

《黑衣人》1997年,全球票房高達5.89億美元。

《黑衣人2》2002年,全球票房分別為4.4億美元;

《黑衣人3》2012年,全球票房6.24億美元;

三部曲系列下來,總票房超16億美元,可謂戰績喜人,所以對於這個經典的IP,喜歡玩續集的好萊塢可不願意放過,只不過命運太過於波折,原來制定好的計劃並沒有能夠實施,最終搞出這集出來,頂著黑衣人的光環,卻讓黑衣人在歷史上沒有站下去,後續還會不會折騰要看製片廠的勇氣和夢想了。

經典的成功之道

自從人類在這個宇宙中孤獨的星球上進化出意識之後,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個體並不孤獨,但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依舊是孤獨的一位,所以對於外星生命的想像從來就沒有絕跡過,若有一絲關於看上去很真實的UFO事件就讓人們激動不已,人類太寂寞了。

美國的第五十一區一直被許多人認為是研究外星生命的地方,雖然官方不斷闢謠,也擋不住人類豐富的想像力。

關於宇宙生命的電影很多,但是把宇宙當成一個雜亂的大家庭的可能並不多,所以當《黑衣人》電影一出時,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一點也不寂寞,路邊書亭里的大叔搞不定就是外星人偽裝了。

如同葉公好龍一樣,看上去天天念著龍想著龍,真正見到真龍了真嚇得屁滾尿流,跑得比兔子還快,同樣若是外星人的消息被人類知曉,搞不定還折騰出什麼么蛾子出來,所以得要有一個組織管理一下這些吵吵鬧鬧的外星居民,免得折騰出事件來。

幽默的經典組合,腦洞大開的外星人幻想還有那超越地球科技的暗黑武器等等,當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時,就是一部精彩紛呈的《黑衣人》,拯救地球的並不僅僅是依靠武器,而是個人的勇敢和隨機應變,所以當這兩位開啟了黑衣人系列時,一炮打響了黑衣人。

《黑衣人》系列把人類對於外星種族的想像發揮到極致,據初步統計在這個系列電影中誕生了100多個不同屬性的外星人,如被槍爆頭還能再長出頭的外星人,也有穿著人皮外衣的蟲子,還有弱小寄生在頭腦中的外星人,卻是銀河系的守護者、亞基倫帝國國王,當這些驚奇的想像加上合理的劇情安排,爆笑詼諧的動作場景,讓觀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驗了一次無限想像。

不是所有的外星人都是友好鄰居,把外星人想像成天使或惡魔都太偏激,而不管人性還是外星人的天性放在宇宙的尺度上來看應該是差不多的,這就是黑衣人中展現出來的人(外星)性的共性,讓宇宙生命體在同一個尺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現。

對於驚險場景如拯救地球這樣的大事,依舊如同玩刺激的遊戲,影片以一種看上去邏輯自洽的方式給出了解決方案,只要黑衣人出場雖然可能窘態百出,但是問題一樣能夠解決掉。

丟失傳統的平庸

重複有時不一定是壞事,可能更能達到傳播的目的,中國的廣告界就有一個經典案例,曾經一個看上去沒有創意的『羊羊羊』,讓人記住一個企業。

曾經有個笑話,一個企業老總問一位廣告公司老闆,我們合作了五十多年,貌似只在第一年做了一個創意,後面全部是同一個廣告,沒有任何創意,為什麼要付錢給你呢?廣告公司老闆回答說,我乾的活可多了,我這麼多年來就是一直全力阻止你做新創意。

這可以當作一個笑話看,也可以看作重複帶來的效果。

當《黑衣人:全球追緝》開映時,少了兩大影星在三部曲的默契合作,按理觀眾還是能夠理解一點,畢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是當這第四部曲把曾經黑衣人經典的外星人創意及幽默的動作場景弱化了之後,黑衣人的本色就丟失了。

在這個宇宙叢林中,任何生命都有可能,畢竟這如同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命題一樣是無法證偽的,科學家們也從來不談上帝。所以只要敢想都可以在藝術作品中呈現,《黑衣人》三部曲系列就把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到了這第四部卻發現這種想像變得如此貧瘠,基本上沒有出彩和主打的外星人形象。

另外湯米·李·瓊斯和威爾·史密斯這一老一少搭配不但在影片中擦出和諧的火花,更是在窘態百出及戲謔幽默的方式展現出地球保姆的辛勞,這一對經典的搭配也是讓人回味無窮。

到了《黑衣人:全球追緝》時,兩位主演在並沒有延續復聯中的火花,看上去的火花隨時會熄滅,從觀影者角度來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種零星的火花並沒有達到默契的程度。

至於外星人的形象,則傾向於人性化了,而缺少了前作中個性十足的外星生態,人性化也許對於特效來說比較省事,但是對於前作中一直延續的風格就能看到差距了。

有前面三部曲的光環,電影的票房上是勝利了,但是對於口碑上卻讓人看不到《黑衣人》系列的經典味道,創新也許是件好事,不過重複可能是件更好的事。


兩塊聳立在東京的廣告牌,百年來並沒有改變多少,卻變成了當地的地標,重複有時就是這樣,當一次又一次重複時,也許就形成了特有的味道,讓人無法忘記了。

《黑衣人:全球追緝》得要思考一下,到底丟失了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RDGYGwBUcHTFCnfySW6.html